東南網6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文梁張磊/圖)在好萊塢電影特效領域,華人的身影并不多,華僑大學2009屆校友林童就是其中之一。23歲時,他首次參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特效制作,即捧回奧斯卡最佳視效獎。短短幾年,憑借多部視覺震撼的超級大片,他已快速成長為頂級特效藝術師。
昨天,林童回到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弟學妹們開講《電影特效人林童的異想世界》,并于講座前接受了導報記者的獨家專訪。此次講座由華僑大學廈門校友會計算機分會主辦。
從小就有電影夢 長大厚積薄發
19年前,當香港電影《風云雄霸天下》創造票房奇跡時,沒人知道它所呈現的酷炫電腦特效視覺,正悄悄讓一個不到10歲的福州男孩萌發了“長大要做電影”的夢想。
男孩叫林童,后來他一路的發展軌跡從未偏離這一理想:2005年考上華大計算機專業,2009年本科畢業后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娛樂技術中心學習游戲和交互應用開發。
2011年夏,他研究生畢業即入職美國著名節奏特效工作室Rhythm & Hues Studios擔任視效指導,正式成為一名特效人。林童和團隊里300多人一起,歷時一年多完成了整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CG動畫建筑,該電影后來獲85屆奧斯卡最佳特效獎。“《少年派》呈現的幾乎都是海上的畫面,動物由動畫和模型部門負責,我只專注于水的特效處理。”林童說,包括水的張力、鯨魚出來時水怎么流動、海洋表面如何模擬等等,都是他所在部門需要處理的細節。
這些任務的技術難點很多,但對林童而言,卻恰好是助推他快速成長的良機,“參與《少年派》是很棒的學習過程,我們每天都在解決問題”。為了呈現出最真實的特效,林童看了無數的視頻資料,據說連在海邊吃飯時,都要跑去看看岸邊的波浪和泡沫是怎么生出來的。
6年過去了,《少年派》里那幕鯨魚出水的場景仍是林童最引以為豪的,“最好的特效畫面除了真實、漂亮、震撼外,還得是觀眾沒見過的”。
4年產出兩部奧斯卡提名影片
2013年,林童跳槽到Method Studios,在這家后來蜚聲國際的特效公司里,他以特效主創人員身份參與的《奇異博士》和《銀河護衛隊》,均獲奧斯卡最佳特效提名,“奧斯卡提名”意味著進入“全球前五”。
另外,他還參與了《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雷神:黑暗世界》、《蟻人》、《不懼風暴》、《八惡人》、《波西杰克遜》系列及《分歧者》系列等十余部不同類型影片的主要特效制作。
“特效組的工作就是制作拍攝不了的東西。比如《銀河護衛隊》里的樹人就是全CG,特效要處理各種細節,包括樹葉是怎么長出來的等等。”林童說,不過他“最有感覺”的還是《蟻人》。《蟻人》特效制作的前期研發就耗時3個月,林童團隊的主要任務,是在觀察螞蟻怎么搭橋、如何傳遞食物等活動的基礎上,先開發出一套特效工具,“包括螞蟻的關節是怎么運動的,都要詳細設計,這里面關系到許多物理和數學的東西。”有了這套工具,他們可以讓螞蟻在各種復雜的環境中爬行,包括制作群體動畫,歷時5個月的建筑完成后,再根據導演的要求做細節的微調。
“做特效就是創造的過程,每天都是不一樣的,有些項目的自由度很大,比如《奇異博士》,我們可以腦洞大開,任意想象。”而這,或許就是特效藝術師工作對林童最大的吸引力。
國內電影特效欠佳原因很多
此次回國,林童說自己是來“探路”的。
至于國內電影常被調侃的“五毛錢特效”,他覺得,這是很多國內特效師在“背黑鍋”。“國內電影的特效處理得不好,其實有很多方面原因,包括導演水平、人才管理、前期投入、制作周期、執行制片的想法等等。”林童說,國內一些執行制片錯誤地認為后期制作只是給前期“擦屁股”的,所以在前期拍攝時容易積累很多弊端,最終導致后期積重難返。
其實在好萊塢,“后期前置”是很關鍵的步驟,特效藝術師會在前期就介入現場協商指導拍攝,以方便后期的處理,比如指導如何拍攝才能便于后期采集環境數據,怎樣進行光的投射,才能讓演員在后期處理時與背景融為一體。
“特效是實拍和藝術二次加工的有機結合,錢多不一定能拍出好的片子,很認真地在做每個鏡頭,才有可能創作出好的特效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