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文物守護志愿者認領鼓浪嶼上的文物 定期檢查文物情況
?
陳穎嬋在檢查時鐘樓外觀。記者 彭怡郡攝
摸著時鐘樓粗糙的顆粒狀柱子,就像摸到了兒時的家。在媽媽的引導下,陳穎嬋和其所在的廈門尚鼓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企業為單位,認領了鼓浪嶼島上的重點歷史風貌建筑文物時鐘樓,成為思明區文物守護志愿者一員。
陳穎嬋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在她看來,守護這座文物就像是守護住兒時的記憶。這份對文物的珍愛,是永遠無法磨滅的。
陳穎嬋的媽媽許桂英是尚鼓樂的創始人,一直在做各類公益活動。得知思明區文體出版局招募文物守護志愿者時,許桂英就以企業為單位認領了鼓浪嶼上的文物建筑時鐘樓。在守護文物過程中,許桂英主動感化身邊的人,10多位朋友和企業都參加了志愿者隊伍。
陳穎嬋是尚鼓樂的負責人,在媽媽的引導下,她與公司的其余員工同樣把守護文物作為重要事情。公司每兩周就會安排員工輪流上島檢查文物情況。碰到調休時,大家就一起上島,共同守護文物。
“作為廈門人,我對鼓浪嶼有特別的情感。近年來鼓浪嶼上的改造變化不小,需要保護的文物建筑也很多。在認領文物點時,我們特意挑選了鼓浪嶼上的文物。”陳穎嬋說。
每次去時鐘樓,陳穎嬋都會細心檢查文物保護的情況。陳穎嬋說,這個樓內仍有人居住,大門時常緊閉,屋內正在裝修。他們想和樓內的居民交流文物保護的情況,但都找不到人。“我們只能觀察建筑物外墻的情況,確保施工時不要破壞建筑物原有的風貌。”
時鐘樓的歷史感和滄桑風貌,也讓陳穎嬋特別感興趣。“我很喜歡時鐘樓外的柱子,這些柱子是較為古老的做法,柱子表面是顆粒狀的,手感很特別。一摸到柱子,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家,那時候家里房子的柱子和時鐘樓的是一樣的。”
參與了一年多的文物保護,陳穎嬋希望接下來能接受更多系統的培訓,學習怎么更好地保護文物,也希望接下來還能認領更多鼓浪嶼上的文物。
此外,尚鼓樂還為老人免費培訓打鼓,還參與了諸多思明區舉辦的活動。前不久,在咖啡一條街舉辦的思明國際社區慈善文化節啟動儀式上,尚鼓樂進行公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