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近日,本報發起全城“拔釘”行動,報道傷害樹木生長、破壞社會秩序、影響市容市貌、妨礙城市交通的“釘子”。報道推出后,引發各界積極響應,市民紛紛打進導報熱線,對身邊礙眼的“釘子”進行舉報,有關部門對此積極作為,為締造“美麗廈門”共同努力。
有市民向導報記者反映,有居民在小區內“占地為王”,用“地鎖”圈地停車。這一現象長期以來屢禁不止,占用公共資源的同時,也帶來安全隱患。昨日,導報記者對此進行調查走訪,試圖找出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
事件:嶼后南里頻現地鎖占車位
近日,家住松柏嶼后南里小區的市民周先生反映,小區內部有業主利用地鎖和鐵鏈等在公共道路“圈占”車位。周先生介紹,由于小區較老舊,沒有規劃地下車庫,地面車位有限,居民的車大都放置在小區公共道路等公共區域?!拔覀兊耐\囄欢疾还潭?,有時候回家晚了,有限的車位就沒了?!彼f,有人居然用地鎖把車位圈起來,造成其他業主沒法停在這個車位。更有甚者,把地鎖設置在公共綠地和安全通道。
昨日中午,導報記者來到嶼后南里看到,由于沒有地下車庫,居民都把車停放在公共道路兩側。在南里201號附近的一條小區道路,導報記者看到了“壯觀”的一幕。只見近10個黃色的三角地鎖一字排開,地鎖之外的其他區域,零零散散停放著車輛。居民李女士說,“我們反映過幾次,但是這個‘圈地’時不時又冒出來”。附近店面的黃老板認為,“有些人把消防通道都占了,萬一火災消防車進不來怎么辦,誰負責?”
導報記者繼續查看,又發現了類似問題,甚至有人用鐵管和鎖鏈“圈地”。初步估計,這樣的情況有近20處。
離開嶼后南里,導報記者趕到老社區檳榔東里,同樣發現“圈地”現象。在東里21―27號樓旁的綠地,插著幾根鋼管,草坪已成停車場。類似的情況在東里也有十余處。
據了解,在小區內“圈地”停車并非個例,這一現象在一些車位緊缺的老舊小區更為常見。
物業:業主不容易,我們也有苦衷
“以前被城管拆除過,后來又有一些業主偷偷安裝回去。”對此,物業人員表示,“小區車位不夠,基本是誰先來誰停,沒處停的只能停在小區公共道路?!彼f,業主為了停車不容易,有時候亂停車也是迫不得已,但設地鎖就不對了??嘤跊]有執法權,物業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時候,我們連鎖是誰設的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也只能向其他單位反饋”。
城管:發現問題及時查處
就這一現象,思明城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地鎖占車位情況主要出現在老舊小區,這些小區最初規劃時并沒有預留停車位,隨著車輛不斷增多,小區內車位緊張,停在小區外,很可能面臨“吃罰單”,所以一些業主就會想辦法“搶車位”,甚至破壞綠化帶。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一“老大難”問題屢禁不止?!耙坏┌l現這樣的問題,我們會調查處理,屬于我們權限范圍的,將進行拆除。但有些道路產權不明晰,需要多部門聯合執法。”
專家說法
對此,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陳偉才律師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相關規定,建筑區劃內的道路、綠地,除了屬于城鎮公共道路、公共綠地和專屬于個人外,屬于全體業主共有。因此,在小區內屬于全體業主共有的區域,任何個人均無權隨意圈占據為己有。
為緩解小區停車難,目前許多小區在物業或業委會的統籌下,在小區公共通道內合理劃出停車位。而業主在公共通道擅自圈占車位,不僅會給小區帶來諸多負面影響,還會埋下消防安全隱患。然而現行管理規定相對滯后,一旦發現地鎖現象,相關執法也存在障礙。治理地鎖亂象,既要法律在明晰產權等方面作出規定,也要有嚴格的執法措施。
記者手記
一個小小的地鎖,既有公權和私權的交錯,也有管理與被管理的矛盾。
地鎖“入侵”,讓本就不堪重負的停車承載能力雪上加霜??墒?,道路作為公共空間,具有公共屬性,它的使用和管理應該有相應的秩序,豈能“占山為王”?一個共享公共空間,豈能成為冰冷鎖鏈下的“自留地”?縱然有法規不健全的因素,但相關管理部門應拿出智慧和魄力,拔除城市治理的“地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