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互聯網+’和志愿者的行動結合起來,全方位推廣垃圾分類,正是興華社區的特色所在。”興華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旭玲告訴記者,在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中,社區網格化平臺、手機App、視頻實時監控、微信等“互聯網+”的信息化手段,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志愿者可以通過社區平臺上傳垃圾分類監督情況,同時也可以反映工作進度,方便社區實時掌握。而在大部分時間段,只需要一名坐在顯示屏前的社區工作者,就能通過監控隨時查看垃圾的傾倒情況,方便進行針對性指導,提升居民分類投放的準確率。 據悉,湖里街道擬在轄內18個社區推廣垃圾分類智能宣傳引導系統,未來該系統將加載二維碼掃描功能,一戶一個二維碼,既可以實現智能積分,更可以實現追溯功能,“誰家分錯了,哪戶最近沒有垃圾分類,社區就可以根據情況進行精準施策、上門指導”。 6月8日上午8點,興華社區興湖花園小區60多歲的居民吳俊英提著3袋不同的垃圾下樓,嫻熟地投放到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里。“分得特別好!”一旁的督導員看了一下,當場給她登記了一個積分。“挺不錯的,再積累一段時間,應該就可以再兌換一些面巾紙了。”吳俊英高興地說, 一開始,吳俊英對垃圾分類是有些排斥的,幾次讓上門的宣傳人員吃閉門羹。在女兒女婿的勸說下,“覺得太麻煩了”的吳俊英開始嘗試著跟志愿者學習垃圾分類,結果發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還可以積分領取獎品。兩個多月下來,她成了社區的垃圾分類達人。 在興湖花園小區,居民只要提前做好垃圾分類并準確投放,就能在早晚兩個時段各獲取一個積分,記錄在“綠卡”里。每周六是資源回收日,居民可將可回收物帶來置換,如不愿換錢,也可由回收單位工作人員登記積分。 根據規定,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量,就能兌換油米鹽等生活用品。“這種獎勵方式很有激勵作用。”興華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旭玲說,適度的積分獎勵調動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引導居民養成好習慣,也為垃圾處理、智慧環衛建立數據庫。 據悉,在湖里街道,不少社區都在推行或者探索積分獎勵的辦法。特房海景公寓甚至有人建議積分獎品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直接減免物業費。也有的社區則建議,應由全市統一規劃,將垃圾分類積分納入子女積分入學登記系統,“讀書涉及千家萬戶,肯定能調動更大的積極性”。 |
相關閱讀:
- [ 06-12]樂海社區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人”志愿者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 06-12]集美海鳳社區舉辦"垃圾分類·綠色發展"環保宣傳活動
- [ 06-12]普及垃圾分類觀念 集美兌山社區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 [ 06-12]廈門市思明區蓮前街道因地制宜推廣垃圾分類工作
- [ 06-12]掃掃二維碼“大數據”讓廈門垃圾分類更科學
- [ 06-08]本月底廈門市島內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
- [ 06-06]廈門思明區舉辦垃圾分類公益活動 親子DIY制作創意垃圾桶
- [ 06-06]廈門思明區蓮前街道因地制宜推廣垃圾分類工作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