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社區黨總支書記當起了志愿者,幫助居民做好垃圾分類
在康樂社區,居民兌換參與垃圾分類活動獲得獎勵
東南網6月13日(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林世雄)5月28日開始,廈門市湖里區湖里街道轄內18個社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自3月開展試點工作以來,湖里街道先行先試,以和通、康樂、興華、海天、村里、濠頭等6個社區作為試點,涌現出互聯網+垃圾分類,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聯動推動垃圾分類,志愿者“站崗”督導等好經驗、好做法,康樂社區康樂新村二期、興華社區興湖花園小區、和通社區半山林海二期等一大批示范小區的群眾參與度越來越高,垃圾投放率節節攀升。目前,7個示范小區實際入住的2966戶居民的分類參與率達82.49%,準確率達56.5%。
值得一提的是,湖里街道還把宣傳的觸角延伸至每一座校園、每一個小區、每一棟樓房,讓居民時刻感受到垃圾分類就在身邊。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
推行積分獎勵,調動積極性
搭乘“互聯網+”,提升準確率
“支持垃圾分類,注意分類投放……”6月1日,到和通社區半山臨海二期小區找朋友的陳福氣,在小區垃圾桶處扔垃圾時,差點被垃圾桶旁會“說話”的宣傳欄“嚇到”了。
原來,這是湖里街道率先在和通社區試點引進的“垃圾分類智能宣傳引導系統”的設備。離它五米開外,它只是靜靜地站在那兒。可一旦有人靠近,它就會發出溫柔的聲音——播放垃圾分類的提示語音。“感覺就像是一位不用休息的督導員呢!”半山林海二期的居民莊先生說,聽到語音的時候,他都會仔細檢查手中的垃圾袋,看看垃圾放錯了沒有。
將智能化的電子系統引入垃圾分類的宣傳與管理,是和通社區的一大亮點。“好習慣難以一天養成,督導員們也很難做到時刻在崗。”和通社區黨委書記楊旭清說,這套系統白天可以語音提示,晚上還能借助LED的光亮,方便居民找到垃圾桶。在她看來,智能語音提示不但能節約人工成本,還可以隨時引導居民準確投放各類垃圾,將垃圾分類的觀念悄然“融入”居民的意識里。如今,半山林海二期的垃圾分類參與率和投放準確率正穩步提升。
“您好,您今天垃圾扔錯了,雞爪的包裝袋要單獨放到其他垃圾里,不能扔進廚余垃圾。”6月4日下午,在酒店當服務員的興湖花園小區住戶小陳扔完垃圾不久,就收到了這么一條溫馨提示的短信。
這是社區網格化平臺發來的。原來,小陳扔垃圾的時間點,剛好志愿者和督導員都不在場,但他扔錯垃圾的一幕還是被社區里的監控系統“盯”到了。在興華社區,垃圾分類工作,更是搭乘上了“互聯網+”。在這里,發現放錯地方的垃圾,志愿者會拍照上傳到社區的網絡上,進行登記和監督,社區里面的監控系統也都在“緊盯”著垃圾桶,誰扔錯了垃圾,一目了然。
“將‘互聯網+’和志愿者的行動結合起來,全方位推廣垃圾分類,正是興華社區的特色所在。”興華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旭玲告訴記者,在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中,社區網格化平臺、手機App、視頻實時監控、微信等“互聯網+”的信息化手段,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志愿者可以通過社區平臺上傳垃圾分類監督情況,同時也可以反映工作進度,方便社區實時掌握。而在大部分時間段,只需要一名坐在顯示屏前的社區工作者,就能通過監控隨時查看垃圾的傾倒情況,方便進行針對性指導,提升居民分類投放的準確率。
據悉,湖里街道擬在轄內18個社區推廣垃圾分類智能宣傳引導系統,未來該系統將加載二維碼掃描功能,一戶一個二維碼,既可以實現智能積分,更可以實現追溯功能,“誰家分錯了,哪戶最近沒有垃圾分類,社區就可以根據情況進行精準施策、上門指導”。
6月8日上午8點,興華社區興湖花園小區60多歲的居民吳俊英提著3袋不同的垃圾下樓,嫻熟地投放到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里。“分得特別好!”一旁的督導員看了一下,當場給她登記了一個積分。“挺不錯的,再積累一段時間,應該就可以再兌換一些面巾紙了。”吳俊英高興地說,
一開始,吳俊英對垃圾分類是有些排斥的,幾次讓上門的宣傳人員吃閉門羹。在女兒女婿的勸說下,“覺得太麻煩了”的吳俊英開始嘗試著跟志愿者學習垃圾分類,結果發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還可以積分領取獎品。兩個多月下來,她成了社區的垃圾分類達人。
在興湖花園小區,居民只要提前做好垃圾分類并準確投放,就能在早晚兩個時段各獲取一個積分,記錄在“綠卡”里。每周六是資源回收日,居民可將可回收物帶來置換,如不愿換錢,也可由回收單位工作人員登記積分。
根據規定,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量,就能兌換油米鹽等生活用品。“這種獎勵方式很有激勵作用。”興華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旭玲說,適度的積分獎勵調動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引導居民養成好習慣,也為垃圾處理、智慧環衛建立數據庫。
據悉,在湖里街道,不少社區都在推行或者探索積分獎勵的辦法。特房海景公寓甚至有人建議積分獎品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直接減免物業費。也有的社區則建議,應由全市統一規劃,將垃圾分類積分納入子女積分入學登記系統,“讀書涉及千家萬戶,肯定能調動更大的積極性”。
多方聯動督導,培養新觀念
“廈門人平均每天產生的垃圾1.09千克,若將廈門市一年產生的垃圾堆填于世貿海峽廣場,則相當于蓋2棟300多米的高樓。”這是一堂生動的垃圾分類課,上課的是湖里區環衛所的陳老師,聽課的“學生”,則是廈門市湖里區康樂社區康樂新村二期業委會代表、物業工作人員、志愿者,還有保潔員們。
有數據,有妙招分享,有知識傳遞,這樣的垃圾分類小課堂,在湖里街道各社區遍地開花。兩個多月來,湖里街道持續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方式、活動載體,讓更多的小區居民了解垃圾分類,并參與到垃圾分類的隊伍中去。
“垃圾分類工作,最難解決的就是居民的意識觀念,需要持之以恒。”興湖花園73歲的志愿者陳鳳嬌說,關于垃圾分類的宣傳,應該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滲透”,應該充分利用規模不小的廈門志愿者隊伍進行宣導。
即便在做督導工作,陳鳳嬌坦承自己也鬧過笑話。有一次保潔員打掃完地上的垃圾,正準備把畚斗里帶有煙蒂的垃圾倒進其他垃圾桶里。“你這樣倒垃圾錯了!煙是有害的垃圾,不能放在其他垃圾桶!”正當保潔員準備另外分類投放垃圾,陳鳳嬌想想有些不放心,翻開隨身帶著的宣傳材料,發現煙蒂確實屬于其他垃圾,她趕緊向保潔員道歉,承認是自己“學習不到位”。
在康樂社區,有一支由社區、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人員組成的“垃圾分類督導小分隊”,每天他們都會出現在垃圾分類投放點,成了居民們熟悉的面孔。每天他們都要坐在一起,將看到的、聽到的匯總起來討論,形成更完善的方案。比如有業委會代表發現垃圾桶擺放的位置不合理,給居民投放帶來不便,希望能夠調整,社區迅速就將這一建議落實了。
社區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法,物業公司保障實施,業委會成員以身作則進行示范黨員志愿者以樓道為單位,一遍又一遍地上門教授垃圾分類知識……這樣良性的互動大大提高了垃圾分類推廣工作的效率。更值得關注的是,另一個“多方聯動”機制也在有效運轉。社區與學校聯手開展有趣的垃圾分類活動,通過在學校進行垃圾分類教育,引導孩子愛上垃圾分類。“孩子回家之后,又告訴自己爸爸媽媽,形成了社區、家庭、學校之間的‘三方聯動’。”康樂社區黨委書記曾清華說,通過“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新意識的種子逐漸在居民心中生根發芽。如今,康樂新村二期,這個占地8萬多平方米、住戶達到1000多戶、總人數超過4000人的龐大小區,垃圾分類的好成績卻不斷刷新——居民參與率超過80%、投放準確率超過50%。
在興華社區,在社區、業委會、物業發揮作用的同時,志愿者成了“主力軍”,30多位“守望先鋒隊”志愿者經過專業培訓,個個成了垃圾分類的行家里手,他們每天在垃圾桶前督導、走家入戶宣傳。
“轉變居民的觀念,關鍵還是得靠‘人’來引導和監督。”湖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盧勇表示,湖里街道目前一方面注重垃圾分類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對居民處理垃圾的行為進行有力的監管和引導,希望能從根源上解決居民的垃圾分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