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項目】 實現糧食出倉“機器換人” 糧倉里,一臺扒谷機模樣的機器人自信前行,隨著它身上的傳感器不停轉動掃描,扒糧、避障、運輸等一連串動作一氣呵成。路演一開始,來自中國電科的郭芝源通過視頻向大家推介這位糧倉里的明星職工——糧食出倉機器人。 郭芝源說,目前國內糧食出倉主要使用半自動化的扒谷機,但是,這類設備往往需要四五個人在糧倉內同時配合,不僅人力成本高,出倉效率也容易受影響。有了糧食出倉機器人,把扒糧、運輸的事都交給它就能搞定,至多只需要一個人在倉外遙控。 不僅身手靈敏,糧食出倉機器人還是個“學霸”。“我們最初會導入一些基礎數據,但更重要的還是靠機器人自主學習,自主指定路徑、避開障礙物。”郭芝源說,糧食出倉機器人的研發應用了傳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出倉機器人本身,細化組裝機械手,力求做到整個糧倉管理只需場外一人偶爾監督即可。 據悉,該項目于2015年底立項,在產品推出試驗期間贏得了較好的反響。昨日對接會上,該項目與象嶼集團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無人機變身環境檢測員 空氣污染情況如何,派無人機上天“嗅一嗅”便知。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牽頭,集合多家央企優勢資源研制的“基于無人機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系統”堪稱環保神器,不僅能精準鎖定污染源,實時監測空氣污染情況,更借助云計算和多傳感器的數據融合,實現環保大數據分析,對空氣污染進行預測。該項目在對接活動上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投資人的關注。最終,廈門輕工集團旗下廈門三圈電池與其“喜結連理”。 在廈門三圈電池總工程師莊飚看來,該項目好比環保“天眼”,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形等條件制約,解決了環境監測的“痛點”。莊飚說,治理環境問題得先溯源,無人機監測就是個很好的手段,他看好該項目的市場前景。 投資無人機項目,還有企業自身發展的考量。莊飚說,隨著無人機在越來越多領域大展身手,研發制造無人機鋰電池已成為三圈近年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投資無人機應用型項目,有助于企業“離市場更近”,進而生產出貼近用戶需求的產品。 |
相關閱讀:
- [ 06-20]海峽兩岸傳統武術大賽開賽 兩岸700豪杰“以武會友”
- [ 06-19]首屆“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決出金點子
- [ 06-18]“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總決賽在廈舉行 50位臺灣青年“登鷺”交流
- [ 06-18]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今決戰 好主意金選新創意
- [ 06-18]為愛天下行·WORLD廈門第三屆“紹林杯”微視頻大賽正式啟動
- [ 06-16]“Face to Face”創新創業項目大賽在廈門海滄舉辦
- [ 06-12]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廈門學子捧回13個一等獎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