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工作人員檢查制水流程
耐心指導村民排查飲用水水源
抽檢七處水源水,圖為在汀溪水庫采樣
廈門日報訊(記者 張彥宇)為進一步做好全市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廣大市民喝到“放心水”,廈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抽檢工作。昨日,記者從廈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了解到,此次抽檢水源水共七處,分別是:九龍江北溪引水口、江東泵站、汀溪水庫、溪東水庫、坂頭水庫、石垅水庫和古宅水庫。16家集中式供水單位出廠水,經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后,除個別渾濁度、余氯偶發超標外,結果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均未發現重金屬超標情況。目前,第二季度的水樣也已經全部采集并送到市疾控中心檢測。
生育監督所提供
嚴格執法
開展水質檢測
總體結果良好
加強監測密度 及時發現問題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和國家、省、市三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飲用水監督監測方案,衛生計生監督機構每季度對水源水、16家集中式供水單位(水廠)的出廠水及末梢水進行監督抽檢,其中,6月份和11月份檢測項目為65個,豐水期和枯水期為全部106個項目,由衛生監督和疾控機構共同完成。
衛生監督機構在全市共設有末梢水的監測點50個,其分布為思明區、湖里區各12個,集美區、海滄區各8個,同安區、翔安區各5個,檢測項目為常規項目共15項。監測點的選擇由疾控部門負責,每個季度抽檢一次。檢測結果都會及時上報衛生監督部門。
二次供水監測點共50個,其分布為思明區、湖里區各15個,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各5個,翔安新設5個,每個區均需設有一至兩個學校二次供水監測點。
國家水質監測網廈門站會對廈門市所有供水單位的各類水質進行抽樣監測,并把監測結果報給衛生部門備案,以便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加大監管力度 實施重點監督
各級衛生監督機構還對集中式、二次供水單位進行有力監管:參與供水單位的設施設計圖紙審核,然后聯合市政、水務等部門對其進行竣工驗收,投入使用前須進行嚴格的衛生審查,取得衛生許可證后方可供水。二次供水單位每年必須清洗兩次水箱,并由疾控部門對清洗后的水箱內的水質進行檢測。各衛生監督部門根據要求,對集中式供水單位、二次供水單位的設施設備運行情況、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狀況、自檢記錄等進行不定期巡查,及時發現各種問題,并監督其整改,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
衛生監督員對水龍頭進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借力科技手段 提升監管品質
2012年12月份起,由市衛生計生監督所開發的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在高殿水廠等8家供水人口較多的單位投入使用,通過實時監測實時發送的功能,及時了解廈門各水廠出廠水的衛生狀況,從源頭上保障飲用水安全。2016年起,市衛生計生監督所又在杏林水廠安裝了六價鉻、鐵錳離子等重金屬離子在線監測設備,使飲用水安全更加有保障。
注重民生
水質檢驗合格率
一直保持在全國較高水平
廈門市在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及二次供水的各類監測點的設置數量和監測頻率超出國家規定的一倍,水質檢驗合格率也一直保持在全國較高水平,最高的時候高出全國平均合格率近一倍。
經過衛生監督部門、市政園林部門及水務集團的努力,絕大多數市政水廠已經摒棄原來污染較大、分解產物較多、安全性相對較低的傳統液體氯的消毒模式,開始采用更環保、消毒效果更好、更安全的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鈉消毒,待試運行一段時間后,有望在全市所有水廠推廣使用。
衛生監督員在閩清災區進行水質快速檢測
問卷調查
目前生活飲用水水質
逾九成市民表示滿意
2016年10月,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在廈門日報社讀者節活動現場發放居民飲用水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1800份,實際回收1768份,問卷應答率達98.22%。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居民對飲用水衛生知識的知曉情況、居民凈水器的使用情況、居民獲取飲用水衛生知識的渠道等。
調查結果顯示,廈門居民對末梢水余氯值、飲用水的消毒知識、成年人每天最少喝幾杯水等飲用水基本知識的知曉率較低,僅為42.15%;在被調查的居民中,68%的居民家中裝有凈水器,但是對于凈水器的濾芯需要定期更換等專業知識的知曉率較低,僅有43.5%。
38%的居民選擇網絡是獲得飲水衛生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其次為電視和報紙,分別占25%和20%。
91%的受調查市民對目前的廈門市生活飲用水水質表示滿意,9%的居民對目前的生活飲用水水質還不夠滿意。
通過問卷調查可以發現,居民對目前廈門市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普遍比較滿意,但是居民的飲用水健康知識知曉率普遍不高,提醒衛生監督機構及相關部門還需加強飲水健康知識的宣傳與健康教育,增加居民的飲用水健康知識,積極引導市民關注飲水衛生、共享健康生活。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在廈門日報社讀者節活動現場發放居民飲用水健康知識調查問卷
搶險救災
彰顯過硬專業技術
呵護災區人民健康
十年來,全市衛生監督機構共組織飲用水衛生監督員參與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2010年閩西北抗洪救災、2016年閩清抗洪救災、2016年廈門抗御“莫蘭蒂”臺風等各類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飲用水衛生保障工作。無論是在震中腹地,還是在抗洪前線;無論跨省救援,還是本地自救,衛生監督員都以大無畏的精神和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保障了災區各級各類飲用水安全,保護災區人民和救援人員的身體健康。
衛生監督員在汶川災區檢測水質
積累經驗
建立長效機制
實施一體化管理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切實加強飲用水衛生管理,進一步規范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許可,嚴格供水單位衛生管理要求,積極防范和科學處置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做好城市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試點工作,推進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建設,不斷提高飲用水衛生檢測、監測能力;針對個別地方的環境與健康影響問題,有重點地組織開展飲用水監測。
探索建立健康影響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加強涉水產品、消毒產品衛生監督管理和抽檢工作,進一步規范衛生許可工作,完善許可信息通報制度,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和不合格產品。建立電子預警檔案,要求水務部門制定飲用水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將自檢發現的不合格水質衛生指標通過網絡報給衛生監督機構備案。
探索建立水質長效監管機制和新模式,逐步建立飲用水衛生監測信息發布、衛生監管公示等制度,實施一體化法制管理。實施跟蹤監督,對抽檢過程中發現不合格的監測點及指標進行跟蹤監測,及時調查研究、剖析根源、對癥下藥。盡早依法界定部門職責,厘清部門間監管關系,減少實際操作中的盲區和空白點。
進一步加強宣傳與服務指導,開展關注飲用水安全的宣傳活動,提高群眾參與積極性,提升社會公眾對飲用水衛生安全的認識。
無論是在廈門最偏遠的鄉鎮水廠,還是在城市最喧鬧的中心城區;無論是在悶熱難耐的地下室,還是在高樓大廈樓頂,哪里有飲用水衛生安全隱患,哪里就有衛生監督員的身影。在每一個平常的日日夜夜,全市衛生監督員始終在為廈門百姓的飲用水安全保駕護航。
【背景】
采取有效措施
監測生活飲用水
一直以來,廈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對生活飲用水的監測均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二次供水設施設計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標準的規定,通過預防性圖紙審查,項目竣工驗收,衛生許可審查,聯合考評,合格單位授牌評審,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二次供水每季度的監督抽檢,出廠水實時在線監測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有力保障了廣大市民群眾的飲水衛生安全。無論是日常監管,還是2016年抗御“莫蘭蒂”臺風過程中,全市均未發生介水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及其他重大水污染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