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秀英一樣,家住盛光社區的胡建中也是一名省外的退休老人,來集美投靠子女多年,是一位高血糖、高血壓“三高”患者。由于心理素質比較脆弱,一遇病情變化,心情就產生巨大落差。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家簽”醫生戴亞莉、李偉瓊便笑臉相迎,鼓勵他堅持服藥,多鍛煉,注意飲食均衡,使胡建中老人的病情日趨穩定。 這就是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所家門口的“貼心醫院”!幾年來,這所扎根基層的社區醫院在集美區衛計局和集美街道的支持重視下,與轄內三級醫院攜手打造社區“醫聯體”,建立大醫院主任醫師、社區醫院全科醫師、健康管理師為骨干的“三師共管”團隊,成為百姓健康的“守護神”,寫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走進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見五層樓的門診部門庭若市,看病的、取藥的、打預防針的、中醫理療的患者絡繹不絕。醫務科的醫生說,天天這樣。特別是分級診療以來,小小的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量一下子就增加了46%,達到日均600多人次。 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落在集美城區集源路南側,包括醫生、護士、各種勤雜人員在內總共才有35個人,卻承擔著城區5.3萬常住人口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在人手少、任務重的情況下,集美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以一種責任擔當的精神,努力為轄區群眾健康服務。 岑東社區有一位姓尹的居民,女兒患有精神方面的障礙,前幾年又遭遇事故,雙下肢截肢、大小便失禁,從大醫院手術回到家后,需要定期更換導尿管,這讓家人感到十分為難。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后主動承擔起了為病人更換導尿管的工作,從2013年開始,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張冬龍和兩個護士一起,定期來到老尹家,為病人診療,更換尿袋尿管,5年從未間斷。更讓老尹感動的是,他女兒精神病發作時每年都要到仙岳醫院住院治療二至三次,衛生服務中心領導和張冬龍醫生從中幫忙做個案管理病理,多方協調減少了他5000多元的醫療費用。要知道,那時還沒有家庭簽約醫生,靠的是“急病人所急,幫病人所需”的服務精神。 |
相關閱讀:
- [ 06-26]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開展老年服務技巧培訓
- [ 06-26]廈門集美新城核心區多所學校將開建 實現“一站式”配套
- [ 06-25]印度風情體驗日在集美舉行 吸引超百名居民參與
- [ 06-25]集美樂海社區書院開展“關愛骨骼”老年人游園活動
- [ 06-25]集美樂海書院打破傳統 用微信分享親子感動
- [ 06-25]集美盛光書院牽手幼兒園 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 06-25]廈門集美舉行快閃歌舞劇 吸引眾多市民及游客
- [ 06-23]廈門集美開動流動辦稅車 讓納稅人在家門口辦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