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回鄉創業,“空殼村”煥發新活力 2014年,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的規劃師李佩珍受邀來到院前社,作為社區營造專家參與社區建設,從此便再沒離開過。 在她看來,造村先“造”人,院前社最重要的還是“人”的轉變。為實現“人”的轉變,院前社分兩步著手。 第一步,先梳理村里的文史資源。院前社鄰近保生慈濟文化的主要發祥地青礁慈濟祖宮,又地處“開臺王”顏思齊的故鄉青礁村,青礁村僅宋代就出現過18位進士,占到海滄歷史上進士總數的一半。除了顏氏家廟及云溪堂、岐山宮外,村里還保留著39棟閩南古厝,規模大,也很是精美。李佩珍說,通過對先人文史資源的梳理,建立村民的文化認同,從而增強大家的文化自信和對本土鄉愁的認同。第二步,就是從本地人,尤其是那些“游手好閑”的年輕人入手,通過共同締造的過程,讓他們在投工投勞的過程中提升自信。事實證明,對人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年輕人辦事的效率得到了村里長輩的肯定,終于不是老人眼中的“不良青年”了。 對于陳俊雄來說,他思考更多的是,“周邊村子都在共同締造,院前社要怎么突出才能吸引人?”“百姓富,生態美”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要讓村民先嘗到富起來的滋味,生態美的工作就容易多了。院前社向有“廈門菜籃子”之稱,陳俊雄就想發掘院前社能種菜、種好菜的好傳統,把村里的閑置土地利“盤活”起來。 陳俊雄深知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他憑借自己的好人緣和強大的號召力,把在村里這群游手好閑的年輕人召集起來,“這樣人力成本最低”。 怎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呢?用陳俊雄的話說,就是“搭平臺讓他們有事做,‘畫個餅’讓大家有盼頭”。 2014年5月,寓意“慈濟、生態、緣分”的“濟生緣合作社”就在一群“發小”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聲中誕生了,陳俊雄成了理事長、社長。他們把村里閑置的田地搞成“城市菜地”,像開心農場那樣,租給城里人。“小伙伴們”真變了,干起活來讓陳俊雄都吃驚。“早上6點就到菜地,肩挑手扛的,原本一個個白白嫩嫩的,很快曬得比我還黑。”短短幾個月,成效來了,“城市菜地”大受城里人歡迎,村民收入也多了,原本自種一畝地一年也就3萬元收入,現在能有8萬元。 |
相關閱讀:
- [ 06-27]海滄法院發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夫妻販毒雙雙入獄
- [ 06-27]6月28日至7月1日廈門海滄大橋局部翻修單雙號限行
- [ 06-27]因維修工程需要 6月28日至7月1日海滄大橋單雙號限行
- [ 06-27]廈門海滄集成電路產業蓄勢待飛 投資70億元項目有望落地
- [ 06-27]廈門市海滄區今年計劃新增1463個停車泊位
- [ 06-27]明起四天海滄大橋社會車輛單雙號限行 重、中型貨車禁行
- [ 06-27]橋面局部翻修 6月28日至7月1日廈門海滄大橋單雙號限行
- [ 06-27]橋面局部翻修 6月28日至7月1日廈門海滄大橋單雙號限行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