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何炳進 實習生 薛堯)7月4日,騰訊公司的手機游戲《王者榮耀》宣布推出并試運行全新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通過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錄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臺、強化實名認證體系,對未成年用戶采取嚴格的保護措施。伴隨著游戲的火爆程度,亂象也接踵而至。記者從廈門市仙岳醫院了解到,隨著暑假來臨,擔心孩子沉迷《王者榮耀》而前來咨詢的家長越來越多。
在廈門玩《王者榮耀》游戲的未成年人多不多呢?
“這個游戲出現也就一兩年吧,此前從未見過那么多家長因一款游戲咨詢這么多問題的。”廈門市仙岳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負責人李韻告訴記者,有時一天接診8個前來咨詢的家長,有4個都是擔心孩子沉迷《王者榮耀》。
有十年工作經驗的李韻發現,十年前,大多數家長來咨詢的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等問題,近幾年隨著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家長擔心孩子網絡成癮的問題。近年來,每年到仙岳醫院治療網癮的未成年人也有上百人。李韻介紹,在仙岳醫院治療的網癮未成年人90%是男生,但女生沉迷游戲也不讓家長省心。
【提醒】
網絡成癮重在預防
每天上網時間要控制
暑假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高發期,李韻建議未成年人每天的上網時間要有控制,“對于小學生來說,建議每天上網2-3小時;中學生3-5小時。家長可以和孩子們約定好上網的時間,也可以采取多退少補的方式,讓孩子感到公平。”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瞿曄說,多數孩子迷戀上網絡游戲,都是因為在現實中無法得到家長、老師、朋友的認可,只有在游戲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信。
判定一個孩子是否有網絡成癮,一定要經過正規醫院或機構確診,不要隨便把這頂“帽子”扣在孩子頭上,否則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也會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孩子身上的問題,其實就是家庭問題的縮影。家長應該帶領孩子放下網絡,走出家門,拓展孩子的視野,開辟自己的朋友圈,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瞿曄建議道。
“并不是說天天玩游戲就是網癮,對于網絡成癮的診斷與鑒別目前并沒有公認的標準。”李韻稱,有些只是過度使用網絡,還未達到需要治療的程度。
【案例1】
被家長斷網他竟拿刀威脅
家長管控嚴格,15歲的小王(化名)上高一前從未接觸過網絡。直到一次做作業時,老師建議用網絡查資料,家長不得不將辦公電腦給他用,結果就像打開了“潘多拉之盒”。
“他覺得很新奇很好玩,家里沒得玩就偷錢去網吧。”小王的母親擔心外面不安全,最后妥協買了一臺電腦放家里。從此,小王幾乎是廢寢忘食地玩,晚上通宵玩,白天睡覺,高二時甚至不去學校,關在房間里不出門。家長試圖斷網,小王竟從廚房拿了把刀剁在木桌上示威。
“這是典型的網絡成癮。”李韻告訴記者,小王今年4月到仙岳醫院治療,一離開網絡就表現出急躁、焦慮等情緒。通過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小王漸漸打開心扉:沉迷網絡并不僅是好玩,還為了回避社會關系。小王稱,學業壓力大,跟不上時就通過網絡來逃避,通宵玩則是為了躲避白天父母的“閑言碎語”。
在醫生的幫助下,小王逐漸意識到網癮的危害,最終完成治療,繼續回校上課。
【案例2】
女孩玩手游 兩天花6萬多元
13歲的小梅(化名)因身體肥胖,上小學時因受不了同學異樣的眼光而待在家里。久而久之,玩手機游戲成了她主要的日常活動。
有一天,家長手機不斷收到扣款短信,原來是小梅通過綁定的父母信用卡消費了游戲裝備。父母找小梅談話時,小梅主動認錯。過段時間,小梅又繼續消費起來,有時候是凌晨一兩點,一次消費數百元。今年初,為了玩手游,小梅甚至閉門不出,短短兩天刷了父母的信用卡6萬多元。
眼看小梅沉迷其中,又花費不菲,父母把信用卡解綁。不料,小梅竟獨自坐在窗臺上,念叨著“活著沒意思”,嚇得父母又重新給綁定信用卡。
小梅最終也被送到仙岳醫院治療。小梅告訴李韻,她不去學校是認為沒人喜歡她,而在游戲世界里她很厲害,很多人夸她技術好,讓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給孩子做個測試
看看是否有網癮?
廈門市仙岳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負責人李韻表示,對于是否成癮,可以參考美國心理學會評估網癮的鑒別標準:
1.每個月上網時間超過144小時,平均一天4小時以上。
2.頭腦中一直浮現和網絡有關的事。
3.無法抑制自己上網的沖動。
4.上網是為逃避現實、戒除焦慮。
5.不敢和親人說明上網的時間。
6.因上網造成課業及人際關系的問題。
7.上網時間往往比自己預期的時間久。
8.花許多錢在更新網絡設備或上網上。
9.花更多時間在網上才能滿足。
凡有5項以上的回答為“是”,可說明上網成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