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村落曾經臟亂差的“城中村”
新家園安置房小區環境賞心悅目
居民在優美的環境中迎來新生活
廈門日報訊(記者 郭筱淳)舊村改造,最直接的改變和影響就是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當我們走進已經全面完成三個舊村整村征遷的湖里區后埔-枋湖片區,這樣的驚喜變化撲面而來。未來,這里將打造成島內最具活力的新中心城區之一,并朝著東部核心人居新城的目標邁進。
“城中村”變身
優質教育資源、醫療服務、商業業態扎堆進駐這個魅力新城區
“我們在這里生活大半輩子,最近幾年發生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后埔-枋湖片區居民見證著這片土地從“城中村”到魅力繁華宜居新城的變遷。
20多年前,隨著經濟特區建設加快步伐,枋湖片區從一片農村轉型為工業廠房的“大本營”,當時的枋湖村租住著近10萬的外來務工人員,是名副其實的“城中村”。
隨著后埔-枋湖片區舊村改造啟動,湖里區政府正式遷入枋湖片區,行政中心猶如區域發展的心臟,湖里區將這顆“心臟”放在枋湖,無疑確立了該片區的核心功能和地位。以湖里區政府為核心,周邊集合工商、稅務、法院、檢察院、銀行以及市行政服務中心等,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齊備、商業繁榮、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的人居環境逐步形成。
征地拆遷強勢推進,片區也經歷著從天到地的變化。過去5年時間里,優質教育資源、醫療服務、商業業態扎堆入駐這一片區。不夸張地說,如今的枋湖片區成了名副其實的“學區”,這里匯聚了雙十中學枋湖校區、湖里實驗中學、湖里實驗小學、湖里實驗幼兒園等一批市區重點學校,為此,很多家長為孩子上學專門把家安在了這里。
事實上,這里也成了島內東部繁華所在。枋湖客運中心、金湖路商業街、樂都匯購物中心以及建發灣悅城、后埔社區發展中心、枋湖發展中心等商業業態連成一片,構建出一個充滿活力與潛力的商業帶。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醫療資源也在后埔-枋湖片區周邊匯聚,除中醫院外,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等一批優質公辦大醫院投用后,將更加方便片區居民的生活。
如今,搭乘“災后重建再發力,文明創建再提升”的東風,后埔-枋湖片區立面建筑、綠化水平、道路建設也煥然一新,大片已拆除平整的土地上也書寫著新的繁華。宜居又宜業,后埔-枋湖片區正成為湖里的行政、經濟和文化中心,廈門東部核心的魅力宜居新城。
“宜居夢”實現
指揮部堅持安置房先行、公建配套先行、公共服務先行,讓百姓擁抱幸福生活
走進如今的枋湖片區,我們已經找不到舊村落、舊房屋,卻能在曾經生活在這里的居民描繪中,勾勒它曾經的模樣。“之前的環境只能用臟亂差來形容!”枋湖社區居民郭先生說,當時的“城中村”空中電線蜘蛛網纏繞,房前屋后垃圾成堆,大街小巷一到夜晚燒烤攤煙灰繚繞,都睜不開眼。“當時就盼著能盡快帶著90歲的老祖母搬離這里,住進新的環境,讓她安享晚年。”
隨著舊村改造啟動后,越來越多的枋湖人離開舊村落,真正實現了他們的“宜居夢”。這個過程中,湖里區后埔-枋湖片區征拆指揮部始終堅持安置房先行、公建配套先行、公共服務先行,讓百姓第一時間享受到舊村改造的成果。
安置房建設與片區征地拆遷同步推進,是后埔-枋湖片區推行舊村改造創下的新模式。目前,這一片區建成的安置房總建筑面積已達到36萬平方米,成為城區一道到亮麗風景線。這些安置房項目由代建單位建發房地產集團旗下的廈門禾山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按照一流標準打造,其中,入住率近100%的金山國際安置小區、金枋世家小區,規劃設計合理、小區綠蔭掩映,物業管理完善、生活配套豐富,還配有居民活動中心,讓廣大居民居住得安心又舒心。
目前,后埔-枋湖片區三個完成整村拆遷的舊村居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中大部分搬進了安置房。今年年底,安置房標桿項目金枋至尊也將完工,到時將提供363套安置房。同時,薛嶺、枋湖就地安置房項目也在年內動工,到時更多的居民將回歸故土。值得關注的是,后埔-枋湖片區安置房建設過程中,從案名征集到戶型意見征集、后期建設施工,都充分采納了群眾意見,真正實現“我的家,我來做主”,傾情打造尊重民風民俗、滿足拆遷居民需求的高端住宅。
“片區征遷任務的完成并不意味著片區舊村改造的結束。我們一定會更加奮發努力,兌現‘回頭看’的承諾,讓廣大居民擁抱幸福生活。” 正如指揮部總指揮譚蘇建所言,后埔-枋湖片區指揮部正不斷在服務居民、保留文化、留住鄉愁等方面下功夫,在加快道路、幼兒園等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還率先在金枋世家小區成立枋湖新生活服務中心,專門為居民解決出行難、亂停車、買菜難等一系列民生問題。而這里也是居民們平時話家常、舉辦紅白喜事的公共場所。很多居民說,搬離了舊村,并沒有離開家,鄉親鄰居們變得更友好、更親切。
【特寫】
新生活真精彩
舊村改造帶來的嬗變,不僅僅停留在外在,更為深刻的改變來自于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搬進了新房,才覺得自己真正成了城里人。”年近六旬的薛嶺居民吳慶仁感慨地說,舊村改造之后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不僅環境變美,也讓他更懂得享受生活。“之前住在老房子,既是房東又是管家,搬進安置房小區,出租房交給物業管理,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
更多的居民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富足。身穿背帶褲和花襯衫,臉上堆滿了笑容,一見面,記者就被薛嶺居民陳其才的神采奕奕所感染。他告訴記者,現在的生活變得更充實有趣,除了有空出門旅游之外,擔任龍源宮理事會理事長的他,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宮廟服務、為居民服務。
后埔社區主任陳自權告訴記者,社區積極引導老人、婦女們走出家門,融入社區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中,學舞蹈、唱歌、葫蘆絲……很多居民把自己的生活排得滿滿的。“從村民到居民,人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質得到提升,大家更自信大方、更大氣優雅,同時也更愿意融入社區、服務社區。”
轉變正在發生,驚喜正在上演。后埔-枋湖片區征拆指揮部還積極與湖里區委宣傳部聯動,把新市民講堂搬進安置小區,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幫助“村改居”社區里的新市民學習新理念,融入新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