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石雕
廊架
今年4月施工中
護坡加固
廈門晚報訊(記者 戴懿)補種開花植物群,新建遮雨廊架,新增健身區……狐尾山氣象主題公園煥然一新;而狐尾山靠近東渡路一側山體改造也已經完工,山體更加穩固安全,也更加生態美觀。等花兒大面積開放時,這里將成為一道更加亮麗的風景線。
狐尾山上的氣象主題公園在去年“莫蘭蒂”臺風過后,一片凌亂。如今,公園的綠化已經恢復了,還新增了不少設施設備。
工程現場負責人蘇友建說,“莫蘭蒂”之后,狐尾山倒伏的樹木雖然清理了,但是留下了許多樹樁。工程進場后,整個片區就挖了2500多個樹樁,有的樹樁太大了,連土超過1噸,得起重機才能吊得起來。
清理完樹樁后就是土壤改良,隨后補充植物。公園的綠化原本以桉樹和馬占相思為主,此次提升對綠化進行了全新的梳理和調整,補種了大量開花植物,形成了數個開花植物群,不同的季節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美景,四季皆有花海。如2月看櫻花、4月、5月看黃花風鈴木、6月到8月看臘腸花,冬天還有洋紫荊。
公園還增加了許多便民措施,將一處小土堆平整成了一個面積380平方米的健身區,并新增了太陽能燈、休閑椅、自動噴灌等設施。此外,特別在山路沿途建起了遮雨廊架,廊架的柱子上還刻有關于“平流層”、“海市蜃樓”等氣象名詞的介紹,加上廊架上那一個個風向標,充分體現了氣象公園的特色。
【防護加固】
人工“削坡”讓坡度變緩再用錨索錨桿和格構梁牢牢“鎖住”
來到狐尾山靠近東渡路一側的山體護坡,項目現場負責人鄭美運和柳雪瑞找出了改造前所拍攝的照片,并向記者介紹,歷史上這里的山體就不穩定。去年“莫蘭蒂”臺風過后,這里的山體大面積滑坡,坡面都是裸露、開裂的石頭,很容易再次發生滑落、坍塌。因此,改造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排除隱患、加固山體。
邊坡在加固前要先“削坡”,讓陡峭的山體變成緩坡,再進一步加固。邊坡最高處達60米、傾斜角度為60度至80度,削坡時有些地方大型機械上不去,只能靠人工完成。人工削坡技術難度特別大,工人們身上綁著兩條安全繩,繩子的另一頭固定在兩棵樹上,然后再帶著工具從山頂下到半山腰施工,就像“蜘蛛人”一樣。現場還特別安排了安全員,全天候保障施工安全。單單人工撬下來的山石就有500立方米。
加固山體時,則采用錨索格梁技術。工人先在山體鉆孔,安裝錨索,再注漿、張拉,固定山體。錨索需現場制作,最長的達30米。施工時山體搭著腳手架,長錨索都由工人們接力運到山上。錨索、錨桿和格構梁一起,牢牢“鎖”住邊坡。
此外,加固工程時,還在山坡頂部、中部和底部挖了三條截水溝,以減小雨水沖刷對山坡的影響。坡腳處,還建了一堵擋墻。“這三道保險,讓山體更加穩固、安全,甚至能抗7級地震。”項目負責人介紹。
【綠化彩化】
11種植物種子混合噴播護坡“綠墻”已有鮮花悄然綻放
加固工程完工后,便是生態恢復工程。施工方采用混合噴播法,將大波斯菊、臺灣相思樹、赤槐、鹽膚木等11種植物的種子混合噴播。然后,用無紡布蓋住坡面,既保護幼苗又保水遮陰。
靠近東渡路一側的坡面5月份就噴播了,如今無紡布已經揭開,綠油油的就像一堵“綠墻”,上面星星點點地開著鮮艷的花朵,在微風中搖曳。靠近湖濱北路的坡面仍在養護中,部分坡面還覆蓋著無紡布。
除了坡面的生態恢復,坡腳的綠地景觀也得到進一步提升,這里種植了木棉、洋紫荊、黃花槐、火焰木等開花喬木,花期交替,保持四季有花。據悉,該項目坡面和坡腳改造綠化面積近4萬平方米。
再過一段時間,等“神秘的面紗”揭開,“綠墻”開滿鮮花,這里將成為一張生態環保的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