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廈門市百年足球的延續:傳承與新崇尚

2017-07-18 09:34:59楊珊珊?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柳綠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人民體育場(舊時稱“番仔球埔”)以前是專供外國人運動的場所,如今依然吸引著各地足球愛好者前來

東南網7月18日(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每逢周末,在鼓浪嶼人民體育場的綠茵坪上,總有一場有趣的足球對決上演:一邊是鬢生華發,卻依然裝束整齊,精神矍鑠的“英華元老隊”成員,一邊是青春煥發、渾身是勁的二中少年足球隊。裁判吹下哨聲,老少隊員在球場上忘情追逐奔跑,盡情燃燒對足球的激情……

這童顏與鶴發交融的一幕,不僅是鼓浪嶼上一道引人側目的風景線,更是鼓浪嶼足球前世今生的別樣交匯,娓娓訴說著島上百年足球的代代傳承。

鼓浪嶼的體育與音樂文化被認為是這顆海上明珠令人醉心的“軟實力”,而說起鼓浪嶼上的體育文化,不得不說的就是這顆黑白相間的小球。

“從前,我們在體育場里踢,在島上的大街小巷里踢,踢足球是一項非常時髦的運動。”從鼓浪嶼走出來的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如今是“英華元老隊”的一名隊員,在他看來,足球是鼓浪嶼人根植在血液中的運動因子——

鼓浪嶼的足球歷史可追溯到1898年。是年2月,英國傳教士山雅各在鼓浪嶼創辦英華書院,把足球帶到廈門,不久“英華足球隊”便成立了。英華中學成為我國最早開展現代足球運動的學校之一。

“每逢有外國船只靠岸,船員們都會找英華足球隊在番仔球埔,也就是現在的鼓浪嶼人民體育場上比賽切磋。”廈門二中校長吳啟建說。有記載“但凡舉行足球比賽時,島上居民時常團聚觀看,稱之為‘腳球’比賽,此后足球運動之風在島上日盛,影響波及廈門內外,足球事業在福建省乃至全國備受矚目。”

英華元老隊與英華足球隊少年同場比賽。 (資料圖片)

百年前的鼓浪嶼人被認為是中國最早一批“球迷”,番仔球埔則是廈門目前僅存的最早的足球場。島上的足球風氣日盛,漫漫歷史上,更是曾留下許多輝煌時刻和動人的故事。

英華書院是如今廈門二中的前身之一,足球文化一脈相承,在廈門二中的展覽廳里,征戰各地收獲的獎杯和自英華足球隊時期開始搜集的老照片充滿了參觀者的視線——

“比如抗日英雄陳鎮和,他在鼓浪嶼上讀書時,酷愛足球,在綠茵場上年少成名,”指著珍貴的黑白照片,吳啟建介紹道,陳鎮和曾代表中國參加第九、十屆遠東運動會,并兩次獲得冠軍。1936年8月間,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陳鎮和作為中國足球隊左前鋒和另一位廈門籍球員徐亞輝一同參賽,這也是中國足球隊首次參加奧運比賽。抗日戰爭爆發后,陳鎮和毅然投身抗日,后在執行任務時駕駛戰機犧牲。

吳啟建感嘆,陳鎮和在球場上、在民族大義前的一馬當先,何嘗不是閃耀著足球運動精神的不屈不撓,足球人的錚錚風骨,這也成為二中所崇尚的精神。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華足球隊一直是華東地區六省一市的足球傳統強隊,球隊“征戰”全國和東南亞,蜚聲海內外。球隊中不但涌現出大量足球人才,還培養了諸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中國工程院院士洪伯潛等一批各領域優秀人才。

2008年3月,廈門市體育局、教育局、鼓浪嶼管委會等部門合力舉辦了紀念廈門(鼓浪嶼)現代足球運動開展110周年系列足球賽,來自全國的110多支球隊聚集在二中,足球賽跨度8個月,盛況空前。

盡管鼓浪嶼上人來人往,變遷不斷,足球卻始終在鼓浪嶼傳遞著,為人所熱衷。如今,自鼓浪嶼開踢的足球不僅在島上重現外國人和中國人角逐的場景,還在全市校園中普及,廈門二中更把足球“踢向世界”。

“人人會踢球,班班有球隊,周周有活動,班班有球賽。”吳啟建介紹道。7月5日,在德國曼海姆舉辦的第五屆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誼賽上,廈門二中U16足球隊是中國唯一進入四強的隊伍。今年的福建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賽決賽上,廈門二中足球隊包攬初中組、高中組冠軍,代表福建省角逐全國校園足球聯賽。

“1980年以來,廈門二中足球隊32次獲得廈門市足球賽冠軍,1992年恢復省賽以來19次獲得省中學生足球賽冠軍, 2015年,廈門二中高中隊歷史性地在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奪得亞軍,去年初中隊摘得中國中學生足球協會杯亞軍……”諸多榮譽在頑強拼搏中獲得,吳啟建說,這是傳承百年足球的文脈,也是以“足球文化”打造“自強不息,合作進取”的校園精神。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