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艷)秀麗的景色、旖旎的風光、潔凈的環境、文明的人文,廈門猶如鑲嵌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一顆明珠。除了上天賦予的得天獨厚環境,廈門的美還應當歸功于一以貫之的生態文明理念。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2016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增創發展新優勢的內在要求,是讓全體市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增強群眾幸福感的重要途徑。一年來,廈門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形成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良好模式,實現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協同共進,率先探索走出了一條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之路,為廈門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態文明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從今天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全面反映廈門推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相關進展和改革成果。
【數據】
《廈門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暨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行動方案》梳理構建“3(關鍵制度)+3(配套制度)+3(其他制度)”的總體框架,提出實施增強空間管制能力行動、提升科學管理水平行動、擴大資源承載能力行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行動、增強市場作用力度行動、共同建設生態文明行動等6大行動,36項改革任務,形成具有廈門地域特色、整體、協調、系統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制度體系。
“各住戶請向物業領取兩卷分類垃圾宣傳袋和分類垃圾指南。”在蓮前西路龍山山莊,居民樓下面張貼了這樣的宣傳單。
廈門在思明區、湖里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處理,并將試點經驗逐步推向島外各區,目前已建立20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和45個試點學校。來自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島內兩區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已達1072個,約占島內小區總數的76.46%。
完善生活垃圾處理機制,是廈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縮影。一年來,廈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決策部署,扎實有效推進各項重點改革任務落實,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綠色發展、共享發展,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民生福祉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
頂層設計
構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機制
生態文明建設,須頂層著眼基層著手。
廈門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怎么改?路向何方?近年來,廈門先后出臺了《廈門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意見》、《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根據規劃,到2020年,廈門將形成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文明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2016年5月,一個強大的智囊團助力廈門生態文明建設。廈門委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開展《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行動方案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課題研究,中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任課題組組長,結合試驗區建設編制了《廈門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暨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從頂層設計、重大行動到實施保障,構建了重點突出、相互支撐、整體推進的改革體系。“既符合中央精神,又貼近廈門實際,不是空中樓閣,能夠具體落實。”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唐凱這樣評價。
法制保障
為生態建設護航
廈門充分發揮經濟特區立法優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立法,迄今已制定出臺《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廈門市海洋環境保護若干規定》、《廈門市農業環境保護辦法》、《廈門經濟特區水資源保護條例》、《廈門市風景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廈門市鼓浪嶼歷史風貌建筑保護條例》等30余部與生態環境建設和資源保護有關的法規規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法制保障。其中的《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是全國第二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地方法規。
去年以來,廈門先后出臺了《廈門經濟特區多規合一管理若干規定》、《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試行)》、《廈門市環境教育規定》、《廈門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48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文件、規定,在生活垃圾、小流域綜合治理、“多規合一”、“海綿城市”建設機制、空氣治理、綠色金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為全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做法和經驗。
規劃引領
推進生態控制線落地
廈門整合覆蓋全市的“一張藍圖”,在全國率先實踐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總體規劃等各類空間性規劃“多規合一”,將環境各要素融入社會、經濟、國土、城鄉等各領域。
通過實施“多規合一”,廈門在全市劃定981平方公里生態控制區,面積占到廈門陸域面積的57.6%。同時,廈門細化生態控制區內容,形成了山區的綠色生態屏障和近海的藍色海洋生態屏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扎實基礎。
創新思路
鼓勵多元投資
一種綠色險種在廈門推行。2017年1月,《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意見》出臺。根據意見,廈門對垃圾焚燒、污水處理、醫藥、建材等污染物排放總量和環境風險因素較大的企業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
鼓勵多元投資。吸引央企、民企等各類資本參與生態保護,公共產品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目前廈門在固體廢棄物處理、城鄉污水治理、休閑農業、海綿城市建設、市政公共管廊建設等領域已取得進展。
種種跡象顯示,以制度創新、政策創新和管理創新為抓手,廈門正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廈門還將圍繞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有機整合各項工作,健全評價考核機制,推動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