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4日福建日報訊 昨日舉行的省委十屆三次全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的決策部署,研究我省教育、衛生與健康、養老和城鄉民生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工作。這次會議的召開,對于我省加快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福建省委關于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著力解決群眾更為關注、短板反映更為集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任務更為緊迫的教育、衛生與健康、養老和城鄉民生基礎設施等四個方面重點問題,必將有力推動我省社會事業發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莊嚴承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小康,是覆蓋各個社會群體的小康,也是涉及各個發展領域的小康,要求經濟與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和要求,在社會事業發展上下了很大力氣,取得很大成效,但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在許多領域依然存在不少短板。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到了決戰決勝階段,只有在加快經濟發展、繼續做大總量的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事業,補齊民生短板,我們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全面小康。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還是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需要,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擴大有效投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對于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們要切實增強補短板的緊迫感責任感,把這項工作擺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扎實推進,爭取早日取得明顯成效。
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要把握總體要求、明確目標任務。我們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的新要求,緊盯薄弱、對接需求,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加快補齊教育、衛生與健康、養老和城鄉民生基礎設施等社會事業短板,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協調性,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要力爭到2020年,社會事業發展水平與我省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相適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和“宜居宜業”等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四大領域的主要指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力爭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
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要遵循規律、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補齊重點領域短板帶動民生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整體提升。就全省而言,要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朝著優質、均衡、特色的方向,進一步加大教育補短板力度,努力建設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圍繞建設“健康福建”,堅持健康優先戰略,加快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圍繞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優先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更好發揮機構養老的補充作用,同時推進醫養深度結合,大力發展老齡產業;圍繞構建宜居宜業環境,針對百姓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突出重點、精準發力,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與此同時,各級各部門還應結合實際,統籌抓好社會事業各領域工作,全面提升我省社會事業發展水平。
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要只爭朝夕,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強化責任擔當,各級黨委政府要像抓經濟工作一樣抓社會事業工作,扎扎實實解決一批短板問題,確保短板不斷減少,并且一任接著一任干,逐步把短板補齊;科學規劃布局,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趨勢,科學研判各類社會事業需求,細化優化各項規劃方案,更要有長遠眼光,為將來發展留足空間;推進改革創新,通過全面深化社會事業領域各項改革,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調動各方參與,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鼓勵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進來,充分調動社會和市場的積極性。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貴在持之以恒,貴在初心不改。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民生期盼和要求,我們要按照這次全會的部署要求,統一思想行動、科學謀劃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真抓實干、奮勇拼搏,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以“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