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租戶為主的城中村 以激勵來調動 8月4日晚上7點多,湖里區江頭街道后埔社區的租戶陳美玲提著2袋貼著二維碼標簽的垃圾袋下樓,在經過垃圾桶前的督導員檢查并掃描二維碼后,放到對應顏色的垃圾桶內。原來,陳美玲事先從“綠色錢包”智能取碼機上領取了二維碼貼紙,要扔垃圾的時候就將其貼到垃圾袋上。經督導員檢查確認“正確分類”后,每袋垃圾可獎勵50積分,并能直接兌換0.5元微信紅包。“扔個垃圾,居然還能收到紅包,‘綠色錢包’真是名副其實!”陳美玲有些喜出望外。 “綠色錢包”垃圾分類管理系統是7月19日才被投放到后埔社區的新設備。由江頭街道和綠色錢包(廈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這套系統要做的事情很明確,就是促進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說起來很簡單,但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江頭街道環衛所所長李啟超說,“綠色錢包”系統還在探索嘗試階段,目前主要通過“利誘”的方式來打通這個環節。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并準確投放,每袋垃圾獎勵的積分可直接兌換微信紅包0.5元,一天能得紅包的最多可達8袋。 后埔社區是一個典型的“村改居”城中村,常住人口5000多人,流動人口卻高達7萬多人。作為湖里區唯一一個“城中村”類型的垃圾分類試點社區,后埔社區承擔著先行先試摸索“城中村”垃圾分類實效可行性經驗的重任。 眼下,“扔垃圾,得紅包”,正成為后埔社區當前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策略,也被證實是效果不錯的方式。僅設備投放當天,率先試點的三棟樓近200戶租戶參與率就高達80%。 “相比其他地方的積分兌換禮品,直接發紅包更有‘誘惑力’,可以快速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后埔社區居委會主任陳自權說,一袋0.5元看起來不大,但一天8袋就4元,一個月也有百來元,對于許多外來務工人員還是有不小的吸引力。 在他看來,無論是對于“村改居”的原住民,還是對外來租戶,給他們算好垃圾分類的“實在好處”,要遠比跟他們講一些大道理來得有效。因此,自4月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他們的宣傳策略就是幫居民算賬本,“對本地居民來說,把環境搞好了,人的素質提高了,房租收入會跟著提高,鄰里關系也會更加和諧”。 |
相關閱讀:
- [ 08-06]小手拉大手倡導環保 垃圾分類夏令營在思明開展
- [ 08-03]截至7月底廈門島內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已達1072個
- [ 08-01]“垃圾分類 清新集美”街鎮專場系列活動在僑英開幕
- [ 07-29]綠色低碳素食嘉年華走進白鷺洲 居民趣學垃圾分類
- [ 07-28]廈門湖里:北站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活動 共同維護美麗家園
- [ 07-28]草案或新增“促進措施” 垃圾分類做好有望獲表彰
- [ 07-27]集美街道“垃圾分類我先行”宣傳活動
- [ 07-27]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