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生態青山綠水還復來 如今,走進五緣灣,海邊棧道和沙灘修復一新,黑天鵝在濕地公園里自由覓食,白海豚時不時躍出海面嬉戲,游艇帆船在海灣里穿梭爭流,不遠處,商務運營中心高樓林立……很難想象,這里的灣區也曾一度被海堤分隔阻斷,鹽田灘涂密布,海岸侵蝕嚴重,人煙稀少。 巨大的轉變,源自廈門幾年前投資100多億元進行的五緣灣生態修復綜合整治工程:破堤還海、引水入灣、清淤加深、修復岸線,營造近水親水、宜居宜業的魅力灣區、浪漫海岸。就這樣,通過生態修復綜合整治工程,五緣灣、杏林灣、馬鑾灣、東坑灣等一個個昔日封閉沉寂的灣區,海水水質顯著改善了,也為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預留出更大更優空間。 不過,這座城市的建設者們很快意識到,海洋生態修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海陸統籌一體化實施。“農藥、化肥、各種畜禽養殖污染物等,所有的面源污染都是通過溪流進入大海的。”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為此,2014年底以來,廈門對全市9條小流域全面開展綜合治理,對山、水、田、林、路、村莊等進行系統綜合治理,使流域治理、生態農業、山體修復、水系整治、景觀改造和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共贏,真正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民富”的目標,形成“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發展格局,探索形成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生態修復的創新樣本。目前,先期試點的海滄過蕓溪流域和集美許溪小流域水質已經取得明顯改善,溪水清了,村子漂亮了,游客來了,村民的生計也火起來了。 有自然彎曲的河岸線;有深潭、淺灘、泛洪漫灘;有常年流動的水,水質達到水功能區保護的標準;有鄉愁、有野趣……如今,廈門在生態治水上已經勾畫出一幅藍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 |
相關閱讀:
- [ 10-31]2016世界城市日在廈門開幕 聚焦城市可持續發展
- [ 10-19]廈門國際海洋周11月舉辦 推動海洋可持續發展
- [ 10-10]五年來廈門著力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 [ 09-30]交通銀行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
- [ 05-26]南北巢集團與北京大學中國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 05-14]伊利強化“綠色產業鏈” 助推可持續發展
- [ 04-29]國資系眾信金融獲“互聯網金融可持續發展獎”
- [ 04-13]牛“飽”寶掀起蒙牛奶源可持續發展新風潮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