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構想 今朝變成現實 廈門水資源匱乏,人均水資源量324立方米,僅為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的10%,被國家水利部列為全國重要缺水城市之一。長期以來,廈門城市供水保持“一江兩庫”的供水格局(九龍江、汀溪水庫群、坂頭-石兜水庫),85%的原水依賴于市域外的九龍江北溪。隨著沿江城市的開發強度不斷加大以及城市用水量的持續增加,單一水源的原水供應模式使廈門城市的安全供水存在較大的隱患。 從長泰引水入廈的構想,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了,由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的葉飛提出。為確保城市供水安全,幾代水利人歷經近半個世紀的分析論證,再加上歷屆市委市政府的持續大力推動,2005年市委市政府明確了將長泰枋洋龍津溪打造成“廈門第二水源”的目標,決定上馬建設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07年3月,廈門、漳州兩市人民政府簽署《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設合作協議》,確定共同開發建設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2011年,該工程項目建議書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批復;同年8月8日,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先行工程——福建龍津溪引水工程支洞工程開挖;2012年3月31日,龍津溪引水工程全面開工建設。至此,龍津溪引水工程建設拉開大幕。 集團軍“作戰” 有力推動項目建設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造一個“多源化”的環狀供水體系,開展了一系列水源保護工程,要織成一張密實的安全防護網,從水量、水質兩方面不遺余力保障廈門的供水安全。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廈門于2012年成立了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親自擔任組長。 由于地質條件異常復雜,工程建設遭遇了重重困難。廈門通過成立指揮部,以集團軍多兵種方式投入“作戰”,各級各部門以指揮部為“神經中樞”,爭分奪秒,通過實行期限管理、零耗時服務、倒排工期等做法,強有力推動項目建設。2015年10月30日,龍津溪引水隧洞全線貫通;2016年12月21日,龍津溪引水隧洞襯砌工作圓滿完成;2017年8月1日,通過了省水利廳組織的溪口閘壩下閘蓄水暨引水隧洞通水驗收。 |
相關閱讀:
- [ 07-23]廈門供水量居高不下 日供水量百萬噸近期成常態
- [ 06-25]主供水管被挖破 廈門蓮坂轉盤一時水流成河
- [ 06-20]《廈門市城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出臺
- [ 06-19]高殿水廠擴建后日供水達90萬噸 居民用水將更有保障
- [ 04-19]廈門九竹巷啟動二次供水改造 預計下月就可運行調試
- [ 04-13]筑牢水質安全保障網 廈門供水水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 [ 04-10]保障向廈門供水 龍津溪引水工程近日已全面建成
- [ 03-22]廈門不到3個月供水管道挖破60次 不文明施工是主因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