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 通訊員 夏思萱/文 沈威/圖)思明區昨召開區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提出“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生態宜居”的未來三年發展目標
改善民生,補齊短板,讓市民共享幸福思明的發展成果,昨日,思明區召開區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思明區委關于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向市民送來了“民生大禮包”。
在進一步補齊民生短板之后,到2020年,思明區將力爭實現“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生態宜居”,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幸福思明建設邁入新階段。
學有優教,打造教育強區
新增義務教育學位7830個
教育一直是市民關注的民生焦點。《決定》提出,到2020年,思明將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進入全國教育強區行列,符合條件的本區常住適齡幼兒毛入園率達98%,義務教育鞏固率穩定在99%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0%。
一組數據是,到2020年,思明區將新建公辦幼兒園7個,增加學位2070個,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85%。此外,新建義務教育項目8個,新增義務教育學位7830個,其中小學學位5400個、初中學位2430個。
同時,思明區還將探索國有企業集團化辦學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建設運營優質民辦學校。推動普通高中資源優化發展,尋求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擴充高中校舍用地,配齊教學設施設備,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教師隊伍管理辦法,努力提高教師待遇,從硬件、人才資源配置上滿足新要求。
病有良醫,打造健康城區
構建15分鐘健康服務圈
全民健康,才能全面小康。根據《決定》,到2020年,思明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點布局將更合理,分級診療格局基本形成,千人醫療床位數將達6張,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2.14歲,爭取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實現病有良醫,思明區將推進醫療衛生資源空間布局均衡發展,加大社會資本辦醫力度,構建多元化辦醫格局,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大力發展高端醫療產業。
同時,加強兒科、產科建設,保障全面兩孩政策順利實施,完善區級和社區精神衛生防治機構,加強中醫服務體系建設。
在思明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中,規劃設置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家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25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打造15分鐘健康服務圈。
優化公共衛生服務,思明區力爭建成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加強區級婦幼保健院建設,爭取建成二級甲等專科婦幼保健機構。
老有頤養,打造頤養城區
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
養老服務業,既是民生事業,也是朝陽產業。到2020年,思明區養老體系將逐步健全,力爭每千名老年人養老護理床位達40張,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
同時,壯大養老產業鏈,使養老產業成為思明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思明區將加快建立養老服務需求評估機制,精準制定老年人服務項目,逐步提高80歲以上老年人高齡補貼,并加快籌建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發揮政府托底作用。
加快推進區社會福利大樓改造項目,努力打造全市首個、全省領先的區級養老服務綜合體。
在這個“民生”禮包中,力爭到2020年,建成10個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完善98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
此外,思明區還將推進醫養融合,到2020年,所有養老機構都能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實現“養中有醫、醫中辦養”。
生態宜居,打造品質城區
新增公共停車位6000個
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加快城市居住環境提升,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推動城市功能完善、公共服務提升、民生短板補齊,加快推進何厝、嶺兜等舊村改造、營平片區等有機更新。開展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立面整治等改造提升工程。
到2020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6000個,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完善防洪排澇設施,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易澇點整治。
推進城市園林、綠道和慢行系統建設,到2020年,建成區綠地率達43.6%、綠化覆蓋率達45%。全面推行河長制、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至2017年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推動區文體大樓、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建設。全區所有街道建立至少一個仲裁派駐庭或勞資糾紛調解點,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全程網辦”。
同時,加快寬帶思明建設,擴大“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民生服務領域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