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到2020年實現
學有優教 病有良醫
老有頤養 生態宜居
■筼筜湖畔 戴懿 攝
鼓浪嶼夜景 蔣浩宇 攝
筼筜夜景 野熊 攝
廈鼓海景 謝宏毅 攝
昨日,思明區召開區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思明區委關于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近年來,思明區堅持“幸福是具體的”和“把最好的資源留給群眾”的理念,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將7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在了民生社會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接下來,思明區將緊盯薄弱、對接需求、突出重點、精準發力,著力提升群眾期盼和關心的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民生基礎設施水平,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到2020年,思明區的公共服務體系將更加完善,力爭實現“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生態宜居”。
記者 戴懿 見習記者 沈淑婷 通訊員 夏思萱
教育
均衡優質資源 建設教育強區
縮小公民辦學校差距
擬增加9900個學位
目標
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進入全國教育強區行列,符合條件的本區常住適齡幼兒毛入園率達98%,義務教育鞏固率穩定在99%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0%。
數據
到2020年,力爭新建7所幼兒園,增加幼兒園學位2070個、小學學位5400個、初中學位2430個。義務教育階段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51-55人班額比例控制在15%以內。
舉措
●做好教育用地規劃,盤活老舊廠房、閑置商務樓宇等資源,支持社會力量多方面參與,新建、改擴建一批學校,持續加大學位供給力度。
●加強民辦學校管理與扶持,縮小公辦、民辦學校辦學水平差距。
●吸引國內辦學力量雄厚、辦學優質的民辦教育集團和社會資本,打造高端教育產業。
醫療衛生
全周期多方位 建設健康城區
加強兒科產科建設
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
目標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點布局合理,分級診療格局基本形成,千人醫療床位數6張,人均預期壽命達82.14歲;力爭到2020年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數據
規劃設置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家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25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打造“15分鐘健康服務圈”;到2020年全區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建檔率90%以上,中醫藥健康管理目標人群覆蓋率達60%。
舉措
●推進醫療衛生資源空間布局均衡發展,構建多元化辦醫結構,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高端醫療機構,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
●加強兒科、產科建設,力爭建設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二級甲等專科婦幼保健機構;建立科學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聘請名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坐診、開展專科對口幫扶、與三家醫院合作開展項目共建。
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加強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
養老
全覆蓋多層次 建設頤養城區
建養老服務綜合體
提高高齡補貼標準
目標
逐步提高醫養結合水平,力爭每千名老年人養老護理床位數達40張,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
數據
力爭到2020年建成10個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完善98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65周歲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達85%。
舉措
●加快建設全市首個、全省領先的區級養老服務綜合體,新建公共設施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達100%;建設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整合“民生110平臺”“智能居家寶系統”等資源;全面落實政府購買社區為老服務項目,逐步提高80周歲以上老人高齡補貼標準。
●加強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建設,支持公建民營、民辦公助養老機構建設,推動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醫、養、護結合的高端養老機構。
●繼續開展家庭病床試點工作,積極對接養老服務企業,推進養老服務專業化、社會化、品質化發展。
●鼓勵在轄區開展養老服務的機構注冊落地思明,帶動養老產業集聚發展。
民生基礎設施
高標準高水平 建設品質城區
積極對接“城市雙修”
就業服務“全程網辦”
目標
基本完成城市易澇點整治,民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構建“一刻鐘文化圈”和“30分鐘體育生活圈”。
數據
新增公共停車泊位6000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6%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力爭完成259個老舊小區改造、新增環衛公廁50座;街道均設300平方米以上綜合文化站,社區設200平方米以上文化室。
舉措
●加快推進何厝、嶺兜等舊村改造,推動營平片區等有機更新,開展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立面整治提升工程;積極對接“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建設,高標準實施一批補短板的建設項目。
●加快推進轄區市政道路、背街小巷及配套設施整體改造,持續開展城區交通治堵行動,打通龍山東二路、匯文西路等斷頭路,完善老城區微循環路網。
●利用地下空間改擴建公共停車設施,在居民區周邊合理設置臨時停車泊位,推動臨時停車設施建設。
●持續推進城市易澇點整治,加快內澇防治監控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
●全面推行河長制,確保水質維持較好水平;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重點補齊城中村生活垃圾設施、設備和人員短板。
●加強就業服務配套,在街道設立仲裁派駐庭或勞資糾紛調解點,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全程網辦”。
●整合優化行政網上審批服務,實現公共服務事項和社會管理服務的全覆蓋,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