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大黃魚“游”上餐桌 “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世界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科學技術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經濟需求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內在因素。” ——1990年習近平在福州“科技興市”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在寧德三都澳的茫茫海域,漁民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在這片壯闊的“海上浮城”上,漁排交織、網箱羅列,綿延數十平方公里,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大黃魚養殖基地。 很多人并不知道,一度瀕危的珍貴魚種閩東大黃魚,正因為1991年人工養殖獲得成功,才能源源不斷地“游”上餐桌,成為我國最大養殖規模的海水魚和八大優勢出口養殖水產品之一,帶動諸多相關產業發展,閩東大黃魚經濟得以延續。 這與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的關心和推動有很大關系。 “習書記對寧德發展海水養殖的思路十分清晰,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回首過去,今年77歲、2014年初才正式退休的“大黃魚之父”劉家富仍倍感振奮。 1988年6月,習近平調任寧德,當時閩東地區以“農林漁”為主,他對如何以科技提升第一產業發展水平非常關注。 |
相關閱讀:
- [ 08-09]習近平對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 [ 07-28]習近平集體會見第七次金磚國家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外方代表團團長
- [ 07-25]習近平就鼓浪嶼申遺成功作出重要指示 廈門上下深受鼓舞
- [ 07-24]習近平就鼓浪嶼申遺成功作出重要指示
- [ 07-23]習近平總書記就鼓浪嶼申遺成功重要指示在廈門反響熱烈
- [ 07-06]習近平觀戰中德青少年足球賽 廈門12歲小將是場上主力
- [ 06-27]習近平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成就展
- [ 06-19]習近平集體會見金磚國家外長會晤外方代表團團長
- [ 10-17]習近平宣布明年九月在廈門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