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潭尾濱海濕地公園
廈門晚報訊(記者 王紹亮)昨天上午,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碳中和項目啟動儀式在廈門舉行。該項目將以種植紅樹林的方式,中和廈門會晤期間因交通、餐飲、住宿等產生的溫室氣體,實現“零排放”目標。
據了解,此舉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史上尚屬首次,也使廈門會晤成為繼201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天津會議、2014年北京APEC會議、2016年G20杭州峰會之后,中國政府通過造林方式實現零排放目標的第四個大型國際會議。
據測算,廈門會晤期間碳排放主要包括國際和國內交通、餐飲、住宿、會議資料和會場用電等,排放溫室氣體3095噸二氧化碳。按照項目實施計劃,廈門將于2018年3-4月份紅樹林種植期,組織在翔安區下潭尾濱海濕地公園開展紅樹林造林580畝,營造由秋茄、桐花樹、白骨壤等珍貴紅樹樹種組成的碳中和林,并做好后期撫育管理工作,保證造林質量和成活率,在未來20年完全吸收廈門會晤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項目成為國內外大型會議碳中和林的又一示范樣板。
項目還將依托濱海區域景觀的優勢,在新種植紅樹林的基礎上,適度增設國家旅游休閑設施,使之形成廈門最大的濕地公園,成為廈門戶外旅游休閑的新景點,保證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p>
廈門會晤碳中和項目的啟動,不僅貫徹了我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同時也踐行了金磚國家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是中國政府落實《巴黎協定》的務實行動,也向世界傳遞低碳、環保辦會的積極信號,并折射出東道主廈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努力。
【名詞解釋】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或購買碳信用的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零碳排放”。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碳中和目前已成為國際大會和體育賽事所采用的碳減排國際慣例。
【相關資料】
下潭尾濱海濕地公園
于2011年啟動建設的下潭尾濱海濕地公園位于環東海域東北角、同安灣灣頂,海水與淡水相交匯的獨特地理位置為紅樹林的種植提供了天然條件。公園總規劃用地面積404公頃,將種植面積約80公頃的紅樹林,預計在2020年全面建成并對外開放。
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已經建成的下潭尾濱海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建立起4個以秋茄為主要樹種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區,經過多年的培育,紅樹林景觀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正在加速建設的二期工程將有兩處紅樹林種植區域,覆蓋面積約36公頃,同時將建設7座觀鳥亭,約6公里的木棧橋和棧道,以及5個碼頭,串聯起水上和岸上的風景,未來建成集科普、環保、旅游、休閑、觀賞于一體的紅樹林濕地生態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