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廈門時刻 慧眼識珍寶 上手知一二 浸淫文物界三十余年,一雙慧眼識過無數奇珍異寶,東西一上手,憑直覺的判斷,都能知道一二。從事文物工作,在外行人看來,可能是一個神秘而又清閑的行業。但其實不然,一個合格的文物專家對文物的保護和鑒定有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張館長講了個小故事:曾經有一位藏家拿著他自認為最精致的數件古玩,請他鑒定。“那位藏家拿出第一件藏品的時候,我早已心中有數,知道并非真品。”但一個鑒定家,其實就像是醫生,需要給“病人”分析病情,解析疑慮,所以從頭至尾,經驗豐富的張館長并沒有直接說出鑒定結果,而是拿出自己收藏的歷代名窯瓷器標本,一一比較,高下頓現。收藏者也就心服口服了。 張館長可謂真正的科班出身,他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古專業畢業生。先后在福建省博物院(省考古隊)、廈門市文物鑒定組、廈門市文物總店、廈門市博物館等單位供職。可即便如此,幾十年來,鑒賞文物、學習理論知識、走訪國內外館藏……他不敢一刻停歇過。 我為廈門代言 做有特色的博物館 展現廈門特質 廈門市博物館由廈門市博物館(總館)和鄭成功紀念館、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廈門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思明破獄斗爭舊址、陳化成紀念館、陳勝元故居等六個分館組成,現有藏品近三萬件,經鑒定三級以上文物共3983件,以古代陶瓷、書畫、玉器、石雕、民俗文物以及國際友誼禮品為主。當時考慮建設陳列主題項目時,張館長他們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辦一個有廈門特色的博物館。”廈門市博物館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觀眾不僅有本地市民、更多的是全國及世界客人。能吸引住客人,就是直接或間接地宣傳了廈門。而陳列閩臺兩岸書畫或民俗文化文物,有其現實意義,對兩岸觀眾和國外游客均較有吸引力。去年一年,廈門市博物館,就吸引90多萬人前來參觀。 廈門是一座國際性的風景旅游城市,陳列的內容應該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國際觀。加上廈門歷史上長期形成的深厚音樂氛圍,這在全國各個城市是絕無僅有的。張館長介紹,下一步,他們即將推出《中國民族民間樂器》陳列,以中國56個民族的民間音樂、舞蹈、器具為主,目前在全國尚無先例。 |
相關閱讀:
- [ 08-16]中國唱片博物館落戶鼓浪嶼 觀百年唱片史
- [ 08-14]博物館里乘涼不是一件壞事
- [ 08-05]廈門沙坡尾:多元文化“活態博物館”
- [ 07-18]2017鼓浪嶼音樂節昨閉幕 風琴博物館鎮館之寶迷倒觀眾
- [ 07-17]鼓浪嶼“全島博物館計劃”讓老建筑“活”起來
- [ 07-12]博物館應學會“講故事”
- [ 06-27]習近平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成就展
- [ 05-25]“博物館日”別變成“博物館游”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