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診療 精準就醫
東南網8月3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 陳境琨 桑燕妮 文/圖)8月30日,家住五緣灣湖畔的張奶奶家來了三位“客人”——廈門禾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灣北社區的家庭醫生團隊。由大醫院專科醫師、基層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組成的“三師”團隊,不僅在日常為老兩口提供優質貼心的醫療服務,具有針對性的健康生活指導,在得知張奶奶的老伴膝蓋受傷走路不便,不能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加老年人體檢后,家庭醫生團隊還決定上門為他倆體檢。而這一切,是從去年10月,張奶奶和老伴與社區簽訂了“家庭醫生服務協議”之后開始的。
“健康是幸福的基礎,廈門市作為國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分級診療試點城市,初步構建了患者愿意去、基層接得住、醫院舍得放的分級診療制度基本框架。“廈門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姚冠華說,正是以“慢病先行”為切入點,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以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和衛生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具有廈門特色的“三師共管”分級診療模式在短期之間實現了量與質的雙重飛躍。
鼓勵社區首診
爭取每個居民都有家庭醫生
百姓看病,都愛往大醫院擠,“看病難、不便捷”問題一直困擾著廈門。
為解決這個難題,廈門市以病人健康需求為導向,實施“慢病先行、兩病起步”的策略,創新以大醫院專科醫師、基層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組合的“三師共管”分級診療模式,加強政策配套和機制創新,積極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家庭醫生成為了居民簽約服務與管理的核心主體,由家庭醫生根據每個簽約對象健康及疾病個性化需要,決定是否聯系、預約三級醫院專科醫師,專科醫師主要針對簽約對象提供技術指導,不同的簽約對象按需預約不同的適宜的專科醫生;家庭醫生根據簽約對象的病情、服藥情況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調配合適的健康管理師。簽約之后,市民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多快好省”的服務優勢。
2015年,廈門的“三師共管”分級診療模式榮獲“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2016年,“三師共管”模式得到國務院醫改辦的認同,進一步構建了“1+1+N”三師共管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2017年5月10日,在國家衛計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廈門的“三師共管”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作為家庭醫生簽約探索中的五種經驗和模式之一向全國推廣。
從跟跑到并跑
大醫院優質服務走進社區
要讓市民有小病自愿去基層醫院看病,基層醫生能給老百姓提供優質服務,基層醫院的水平就必須跟上。
目前,廈門將三級醫院醫生職稱晉升和下社區相掛鉤,同時對專科醫師下社區培訓、帶教給予專項補助。大醫院積極開展人員下派、業務指導等多種幫扶,通過“傳、幫、帶”,全面帶動基層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的提升。2016年全市共計有195名專家下社區,共帶教全科醫師250人,增強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島內思明、湖里區以3家三甲綜合性醫院直管15家社區服務中心,建構了“院辦院管”緊密型醫療集團;島外四個區的2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區辦區管”基礎上,建立了以區域中心醫院為中心的醫聯體;以廈門市心血管病醫院、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仙岳醫院、眼科中心等專科醫院牽頭組建全市各專病防治醫聯體。
通過醫聯體實施雙下沉、兩提升,“人才下沉、資源下沉”,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效率提升”。通過醫聯體讓群眾就近就醫,家門口享受到大醫院一樣的同質化服務。
就醫習慣趨理性
享受健康就在身邊的“小幸福”
廈門的分級診療,著力構建出彰顯廈門特色優勢的大健康格局,更好地回應居民對健康、生活質量的訴求。如今,廈門居民可以安心享受這種健康就在身邊的幸福,在簽約基層醫療機構的首診意愿達85%,群眾看病更為方便,就醫負擔、醫保費用支出大為節省;治療效果也更有保障。慢病簽約病人可享受長處方用藥,門診費用一年可節約828元,既減輕了去大醫院排隊的辛苦,而且節省了門診費用,醫保報銷比例更高,藥費支出更少。
百姓滿意,自然對醫療體系更有信心。導報記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來,共計200余萬診療人次“下沉”到社區首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量大幅上升,2015、2016連續兩年基層門診量分別較前一年同比增長43.67%、36.96%。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率明顯提高,2016年簽約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就診率達到了60.77%。與此同時,2016年基層醫務人員的平均收入較2010年增長達144.7%。醫生干活更有勁頭了。
分級診療不僅是廈門在惠民醫療道路上邁開的嶄新一步,更是對癥下藥化解此前三級醫院醫療壓力的處方。兩年間,廈門大醫院慢病為主的普通門診量較大幅度下降,急慢分開,長期人滿為患的“戰時狀態”明顯緩解,三級醫院逐步回歸到以提供危重急癥和疑難病癥診療服務為主。2016年,廈門醫院總門診量同比下降3.13%,出現了醫院下降,基層上升的黃金拐點,逐步形成合理就醫秩序。
人物
家庭醫生盧建平 我們一直在路上
“大醫院的醫生因為看病的人多,時間比較繁忙,客觀上沒有很多時間去時刻安撫患者的心情。但是家庭醫生是為固定人群服務,這不但有利于我們掌握患者健康情況,也能建立更穩定、長期、互信的關系。”廈門湖里區禾山衛生服務中心的盧建平醫生說,實際上,常見病、慢性病這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全有能力解決的。
自從成為家庭醫生,盧建平就一直走在路上。上門檢查、上門看診、上門輸液……幾天之前,他剛剛到安兜林后社,為一位術后癌癥晚期病人提供了上門檢查和上門輸液服務。他的認真服務和熱情鼓勵,讓這位原本情緒低落的患者對戰勝疾病有了更強的信心,精神也好了起來。
這兩年來,團隊通過微信、QQ群等信息交流平臺,常常向居民發送健康問題的咨詢和指導,大家在這一來一往中逐漸加深了了解,簽約對象開始和醫生們建立了感情,有了信任感。曾有患者跟盧建平說:“家庭醫生就像我兄弟,有什么問題,先問他,有需要轉診他也能幫我約到專家號!”
盧建平坦言,還是有不少居民不太了解分級診療,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往一處使勁,患者的診療習慣也要逐步培養,這是一個信任再造的過程。他希望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診療服務能力,讓這地理上的接近帶來簽約者真正心理上的接近。
數據
截至2017年8月25日,廈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62萬人,簽約覆蓋率28%,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服務11.6萬人,簽約覆蓋率達58.92%,居民總體滿意度達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