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遠山村 一個曾被遺忘的角落 兩村的故事,從那一個春天說起。 1986年4月,正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時節。然而,對于海拔900多米的軍營白交祠來說,這里仍然春寒料峭,上萬畝光禿禿的山地、數百畝稀疏貧瘠的茶園、破敗的村莊和村民飯桌上稀得幾乎看不見米的粥,一切都讓人感到絕望。 盡管改革開放了幾年,但這兩個山村還是“地瓜當糧草,孩子當背包”,連溫飽問題都沒解決,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多元。 說起當年的那段困難,每一個經歷過的軍營白交祠人有很多話可以說。 白交祠村村民楊清祥記得,上世紀80年代,很苦——種田要跑到長泰那邊去,遠的7公里,近的也要3公里,全靠兩條腿。常常天不亮就要出門,中午隨便在田里生火煮飯填肚子,晚上天黑之后才能看到家門;有時候趕生產,晚上就直接睡在田邊的茅草屋。水稻收成的時候,要用挑的,一擔100多斤,一天挑兩擔。“那時候生活真的很苦,可沒辦法,要活下來,得有糧吃啊。” 種水稻、種地瓜,如果有時間,再兼顧點山頭上的茶園,這就是當時兩村村民的全部活計。大家都想著,先填飽肚子,然后再考慮掙錢的事。 然而,這里山勢起伏不平,種水稻也不容易——白交祠村有一大半的水田在長泰那邊,軍營村的水田最遠也到半山腰的大祠附近。雪上加霜的是,高海拔造成的溫度較低、晝夜溫差大等特質讓這里的水稻只是一年一熟,而山下則是一年兩熟。 當時還是個半大小子的軍營村民高泉陽說,在大多人已經能吃上大米飯的時候,軍營村和白交祠村的主食還是地瓜和稀粥。當時軍營村大半的土地都種了地瓜,只有300多畝水稻,人們一餐只能喝上一碗稀得見底的白粥。每天,他都抓心撓肝地想吃一碗白米飯,一碗沒有摻水的、熱氣騰騰的白米飯。 1981年出生的軍營村村民蘇銀坂記得,當時他家的灶臺上高高掛著一塊切得方方正正的,帶著三分豬皮七分肥膘的肉,做菜時用筷子插住,往鍋里輕輕一抹,略沾點油水又掛了起來,這便算是吃上油了。 兩村的特質似乎與這座城市格格不入:高山、茶鄉、封閉。 一重重看不見邊際的大山里三層外三層困住了這里,即使到如今,如果不是鄉村旅游時代的到來,很多廈門本地人甚至都不知道在廈門有這樣的兩個村子。而在當時,很少有人愿意折騰兩三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到這兩個偏遠的山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軍營村和白交祠村更像是處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
相關閱讀:
- [ 06-29]廈門市同安首次在邊遠山區開展垃圾分類試點
- [ 04-26]龍頭企業帶動 打造廈門市同安區“花果山”
- [ 12-26]“鄉土中國馬拉松”昨開跑 數百跑友邂逅鄉村美景
- [ 12-09]近20家媒體點贊廈門市同安美麗鄉村:空氣都是甜的
- [ 10-11]千米高山上有了衛星數字農家書屋 首批試點選同安
- [ 09-04]廈門愛心企業來到同安軍營村送關愛 老人歡聚迎中秋
- [ 02-20]元宵節蓮花褒歌將唱響同安軍營村
- [ 02-20]元宵來軍營村賞七彩池風光 現場品嘗同安美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