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地處筼筜湖畔,環境優美,服務貼心。記者 唐光峰 攝 關鍵詞:醫術 精益求精 造福更多患者 醫療技術是造福百姓之根本,精而專是醫學的不斷追求。中山醫院立足臨床,推出十大技術創新變革,夯實便民服務基礎,努力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血液科 造血干細胞移植術 彌補省內空白 陽陽出生8個月即被診斷為地中海貧血,從此便開始了漫長的“輸血童年”。在大陸找不到配型,不做移植就難以活到成年。幸好中山醫院血液科主任鹿全意教授求助臺灣慈濟骨髓庫,找到了適合供體,延續了陽陽的生命。 除了有合適供體外,中山醫院的干細胞移植技術也功不可沒。作為福建省唯一開展多種方式干細胞移植的單位,該院從2003年開展各種形式的移植治療,至今已完成近300例,在半相合移植、臍帶血移植、地中海貧血的干細胞移植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填補了多項省內技術空白。 胸外科 胸腔鏡輔助微創手術成功率高 連枷胸是嚴重的胸部外傷,有很高的死亡率。2012年,醫院胸外科主任段紅兵帶領醫療團隊創新開展了“胸腔鏡輔助微創術式治療前外側連枷胸”,手術方式遵循“帳篷”原理:術中準確判斷連枷胸胸廓軟化區的位置、范圍,結合CT所見及健側胸廓情況,塑形鋼板,通過鋼板達到穩定胸廓軟化區的目的。該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成功率高,使許多危重病人成功得到救治。 肝膽胰外科 三維可視化技術 指導腫瘤切除 手術切除是目前肝癌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法。2012年,中山醫院肝膽胰外科學科帶頭人尹震宇教授帶領醫療團隊開發并應用3D成像軟件,借助CT 和(或)MRI 圖像數據及圖像處理技術,精確地顯示病灶與肝內脈管系統的立體空間位置關系,為術前準確診斷、手術方案個體化規劃和手術入路選擇提供決策,確保完整切除腫瘤,又能減少術中出血,降低術中并發癥發生的風險。 消化內科 開發多種人工肝個體化治療模式 人工肝是目前治療重型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2013年,中山醫院消化內科肝病組陳立剛博士、潘金水博士、陳美婭副主任醫師等人針對不同病因、不同終末期肝病并發癥患者,開發了多種新型人工肝個體化治療模式。針對目前臨床上血漿供給時常出現緊缺的局面,中山醫院還引入了DPMAS技術,即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造福重癥肝衰竭患者。 胃腸外科 LA-NOSE手術后 疼痛輕恢復快 2014年初,中山醫院胃腸外科開展無腹部輔助切口的腹腔鏡輔助經自然腔道取標本(LA-NOSE)左結直腸癌根治術,至今已成功完成60多例。中山醫院胃腸外科學科帶頭人蔡建春院長獨創的LA-NOSE手術,使整個腸腫瘤切除、淋巴結清掃及吻合過程均在腹腔內由腹腔鏡輔助下完成,無須腹部輔助切口,應用自行研制的蔡氏套管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可通過人體自然腔道(肛門)取出腫瘤組織、腸系膜和淋巴結等,術后患者腹部僅有4-5個0.5或1厘米的操作孔,疼痛輕、恢復快、并發癥少、腹壁更加美觀,且患者心理情緒良好。 神經內科 率先開展急性期 腦梗死取栓術 48歲的林先生突然意識不清,左側肢體完全癱瘓,被緊急送醫。考慮患者發病才3小時,符合急性期腦梗死取栓治療術條件,中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鄭維紅教授及副主任醫師陳星宇對其進行了及時救治。手術后,患者生活自如,無后遺癥。 其實,使用急性期腦梗死取栓治療術條件較為苛刻,要求在腦梗死患者發病6-8小時內進行,因此,如何改進急救流程、縮短救治時間及提高公眾認識都是難題。2014年,中山醫院神經內科在全市率先開展“急性期腦梗死多模式支架聯合取栓治療術”,至今已完成近200例手術,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 神經外科 “伽馬刀”治療 腦瘤腦血管病 伽馬刀是一種微創治療方式,尤其適宜顱內小腫瘤、年老體弱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2014年,中山醫院引進該技術,由神經外科主任田新華教授帶領李泉清主任醫師等開展腦瘤腦血管病及三叉神經痛等疾病的治療,至今已成功完成480例手術。 據了解,中山醫院的伽馬刀儀器是廈門市唯一一臺經衛生部批準使用的伽馬刀設備。 普外科 新技術治療甲狀腺癌不留傷疤 2014年11月,中山醫院普外科主任吳國洋帶領傅錦波副主任醫師等成功開展“經胸乳聯合口底入路腔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該創新性手術至今已開展120余例,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該技術不僅不會在頸部留下明顯的瘢痕,還創造性地解決了腔鏡下頸部淋巴結徹底清掃的難題。 消化內科 建立標準化腸菌移植治療體系 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紊亂與多種腸道和腸道外疾病相關,而腸菌移植(IMT)是重建腸道菌群的核心手段。中山醫院消化內科在學科帶頭人任建林教授的帶領下,把“重塑腸道菌群提高胃腸道疾病診治水平”作為學科發展的兩個中心之一,并于2014年建立了標準化的腸菌移植治療體系和質控體系,取得了良好的移植效果。目前消化內科已完成腸菌移植治療1000余例次。 肝膽胰外科 綜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好 近兩年來,中山醫院肝膽胰腺外科在學科帶頭人王效民教授、尹震宇教授、劉平果教授的帶領下,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診斷、臨床分期和治療采用微創手術聯合臟器支持等,綜合治療重度重癥急性胰腺炎獲得了優異的效果。此外,肝膽胰外科主任劉平果教授于2015年率先開展“腹腔鏡下鉤突入路的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術”,具有術中出血量少、術后疼痛輕、恢復快等優勢。 |
相關閱讀:
- [ 09-02]廈門市仙岳醫院搭建交流平臺 為市民守護心靈凈土
- [ 08-29]順利通過HIMSS七級評審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系全省首家
- [ 08-22]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昨正式開診 首日接診數百人次
- [ 08-21]復旦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今起開診 編制床位800張
- [ 08-20]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21日正式開診
- [ 08-18]第一醫院鼓浪嶼醫院 獲評全國衛計系統先進集體
- [ 08-13]復旦中山廈門醫院21日開診 資深專家領銜各科室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