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之光》導演鄭曉奕。記者 陳理杰攝 海西晨報訊 (廈門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雷妤)新聞中心大屏上,每20分鐘就會循環播放一組廈門會晤官方宣傳片。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媒體記者,都可以通過這組宣傳片,了解金磚、遇見廈門。 記者了解到,大屏幕播放的宣傳片有4種,分別為《大國外交》、《We Are 廈門》、《金磚之光》、《有夢的地方就有福》。其中的《金磚之光》,是由新華社全媒體平臺歷時4個月制作完成。 昨天,在新聞中心內,廈門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專訪了新華社《金磚之光》導演鄭曉奕,了解主創背后的故事。 一上線就成為“爆款” 雖然僅有4分多鐘,但《金磚之光》設計與畫質已經達到影片級。視頻開頭,象征著金磚五國的“五色巨型帆船”起航,分別抵達南非、俄羅斯、印度、巴西,航行最后一站是中國廈門。 鄭曉奕告訴記者,早在今年5月份,他們的主創團隊就開始策劃這部宣傳片,力求《金磚之光》成為繼《大道之行》后的第二個“爆款”,全面展現全球治理進程中的中國聲音、中國方案和中國擔當。果不其然,《金磚之光》9月1日正式上線,當天瀏覽量就超過1億人次。 在鄭曉奕看來,宣傳片中有兩個主要意象,“五彩巨帆”和“光束” 。“五彩巨帆”象征著金磚五國凝聚力量、共同前行的利益共同體主題思想,而“光束”則代表希望和方向指引。 “你會看到五通燈塔上的光,變為南非火車頭上的燈,最后又變為俄羅斯女孩裙擺上的光芒……”鄭曉奕說,光指引前行,貫穿金磚十年五國經貿人文合作交流的成果和精彩故事。 習近平主席同期聲也成為主線之一,貫穿始終,并配以融合五國音樂元素的原創音樂。 以感人故事打動讀者 “不能光有成果,還要有故事。”鄭曉奕說,《金磚之光》發揮了講故事的優勢,將人物采訪、故事敘事與虛擬影像有機結合。 比如,宣傳片中俄羅斯女孩莎莉通過電商購買東西,并且表示未來要把俄羅斯的東西賣到中國來;長江大學的印度籍大四學生唐謙講述《摔跤吧,爸爸》電影在中國的熱映。 “我覺得最感人的是最后一幕,巴西大提琴手伊莎多拉講述自己‘視大提琴為自己的生命,而在音樂上的成績主要歸功于中國的朋友。’”鄭曉奕告訴記者,這些畫面全都是新華社海外記者站記者拍攝采集的,比如巴西大提琴手的畫面,就是在貧民窟里拍攝的。 鄭曉奕說,從9月5日起,《金磚之光》將同時有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版本在海外發布。 |
相關閱讀:
- [ 09-05]新華社:廈門會晤文藝晚會《揚帆未來》震撼上演
- [ 09-04]“音樂活化石”南音驚艷亮相廈門會晤文藝晚會
- [ 09-04]廈門會晤文藝晚會總導演謝南:用世界語言演繹閩南特色
- [ 09-04]廈門會晤文藝晚會是怎么誕生的?陳維亞講述背后的故事
- [ 08-07]為廈門會晤助威 三十位廈門優秀歌手唱響鷺島
- [ 07-29]廈門群星獻唱廈門會晤助威歌《金磚在這里》
- [ 07-23]“迎廈門會晤、展職工風采”職工攝影作品展開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