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創新研發力度 加快新興產業發展
區政協舉辦第二次高校委員季談會,轄內高校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積極建言獻策
集美加快新興產業發展,為城市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圖為軟件園三期。(林志杰 攝)
8月29日,在集美區政協舉辦的第二次高校委員季談會上,來自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高校的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以及相關行業領軍人物,圍繞“加快集美新興產業發展”廣開言路、獻計獻策,帶來共享經濟、互聯網金融、工業設計、影視文創等新興產業發展的國內外最新動態,并結合集美實際,針對如何加快政產學研深化合作、如何激發企業創新潛力提出合理化建議。
建立產業發展梯隊
加大創新研發力度
當前,集美處于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科學超前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是實現跨越發展的有效途徑。廈門市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徐祥清認為,要先滾動建立“4+3+2”產業發展梯隊,即兩大未來產業(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設備,節能環保),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文化創意、新材料),四大支柱產業(機械裝備、軟件信息、文化演藝旅游、商務商貿物流)。每個產業規劃出臺后都及時制定相對應的配套政策或扶持計劃。優先推薦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內具有“四新”特點的項目獲得專項資金支持。加大對新經濟研發和應用等環節支持力度,促進一批融合新技術、對接新經濟、應用新模式的產業快速成長。
針對目前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力不足問題,徐祥清建議,集美應擴大企業研發機構覆蓋面和研發經費投入,支持重點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中心和中試基地,運用財政補助機制激勵企業普遍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加大對轄區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采購支持能力。華僑大學教授尹曉波表示,新興產業企業要始終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從以銷售為龍頭向以研發為龍頭轉變,加強產業發展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發展層次,增強核心競爭力。未來幾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將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70%以上。
發展“先進工業設計”
打造“互聯網+大數據”影視基地
工業設計不再是傳統觀念中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它正向融合多元技術、關注和解決社會問題、重視發揮科學與文化作用、推動涌現以創新產品為核心的現代服務型企業等趨勢發展。華僑大學的宋武教授將其定義為“先進工業設計”,他提議,集美區成立政、產、學、研的合作模式,建設集美區“產業創新研發基地”,對轄區企業進行“創新設計”“先進工業設計”“智能制造”等方面培訓。他的想法與廈門理工學院葛曉宏教授不謀而合。葛曉宏說,對現階段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的集美區而言,結合產業特點和實際條件,高標準建設工業設計產業集聚區,既是對現存工程機械、客車等龐大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突圍之路,也是全區企業產品進軍國際市場的不二法門,還是加快發展現代高端服務業的王牌之一。
2016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457.12億元,僅比前一年增長了3.73%。中國電影從劇情片開始全面向特型電影轉變,出現了包括虛擬體驗主題樂園、游戲衍生品、電商與強品牌互動等電影衍生品市場,中國電影開啟全面升級的時代。
從事影視業多年的劇加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的胡驍博士建議,從劇本大數據及數據可視化為入口,搭建多元化人才與資源的初始檢驗與創作平臺。通過會展的形式,引入全國乃至世界的先進重點人才,帶入項目打通渠道。建立融資與資源對接平臺,搶先占據全國與全球市場通道,在集美打造“互聯網+大數據+影視”的生態孵化基地。
強化文教區支撐功能
建立政產學研合作機制
在廈門,集美區擁有十多所高校,擁有最豐富的高校人力資源,同時集美區擁有眾多企業。華僑大學的劉紅生教授說,如何將二者更好結合起來,是當前集美區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在產學研合作中進行科技創新,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國的硅谷。”集美大學的王金安教授建議集美要充分利用高校資源的優勢,促進新成果轉化。
集美大學的林榮川教授認為,集美區可以借鑒瑞士電子學與微電子科技研究中心的經驗,出資并主導形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企業為主導,組織大學和院所進行聯合開發,并設立研發專項基金,從而形成產學研合作的長效機制。
構建知識產權交易平臺
加強新興產業扶持力度
集美轄區高校、科研院所集中,還建立了多所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每年產生大量的科學研究成果,知識產權運營、轉化途徑不暢已成為創新創業的一個制約因素。為此,廈門理工學院的郭曉珍副教授建議,集美區應充分挖掘轄內高校、科研院所、眾創空間知識產權、創新創業資源及人才儲備,構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知識產權交易運營平臺。
“平臺建成后,將重點對接集美區‘4+X’產業體系、廈門市十大千億產業鏈乃至福建省重點技術發展領域如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領域,開展專利質量布局及知識產權資源集聚、運營、轉化。”郭曉珍認為,平臺可以為開拓國內外市場的企業提供服務。
新興產業代表著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但新興產業的前期發展對政策環境有較高的依賴性。華僑大學的楊默如教授認為,應系統性地提升相關財稅政策扶持力度,在增加財政投入的同時,還應充分發揮政府采購的導向作用,把新興產業的產品和服務納入政府采購目錄中來,并規定在政府采購中優先選擇新興產業的產品和服務,拉動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