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會晤主題綠雕吸引市民和游客頻頻合影留念
志愿者林羿汝
廈門會晤主場館外景圖
編者按:
東南網9月12日(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廈門會晤已然落幕,舉辦地廈門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為了這場在廈門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主場外交活動,全市上下高度重視,積極投身和參與籌備工作。服務保障廈門會晤,沒有旁觀者,每一位廈門人都以東道主的姿態、主人翁的心態積極參與其中,為廈門會晤的成功舉辦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充分展現了廈門人的風采和這座城市的精彩,向世界講述了廈門好故事。近期,我們尋訪這期間引人注目的人和事,對他們進行了采訪,向讀者分享其中背后的故事。眾人劃槳開大船。同樣,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途上,我們定會萬眾一心,勇往直前。
廈門會晤志愿者林羿汝:收獲難忘記憶
“感謝你們的熱情服務,感謝你們的無私奉獻。廈門會晤的成功舉辦,有你們的辛勤付出;廈門青年志愿服務事業的跨越發展,更有你們的卓越貢獻。為你們點贊!”9月6日,看到由廈門會晤志愿服務保障工作指揮部向廈門會晤志愿者們發出的這樣一封感謝信后,林羿汝難忍激動、不舍的淚水。
來自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港口與航運管理專業的林羿汝和其他2000余名廈門會晤志愿者一樣,有著一個可愛的名字——“小白鷺”。廈門會晤期間,正是這樣一群“小白鷺”,擔負起了會場內的各種志愿服務,此外,從機場到酒店,從酒店到會場,也隨處可見他們熱情服務的身影。
林羿汝是會展中心新聞中心媒體供餐區的一名志愿者,為中外媒體記者提供水果、點心等食品,做好餐飲服務是她的志愿服務內容。
“一開始有點緊張,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總擔心自己做不好?!绷拄嗳暾f,8月中旬,在前期接受了通識學習、禮儀培訓、外語培訓、應急處置、五國文化等專業培訓的基礎上,她被安排到會展中心接受專門的崗前培訓和演練。
腰背挺直,丁字步站立,露出八顆牙標準微笑,左手端托盤,用英語問候外國嘉賓……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她不斷督促自己,要做得再好一些。
經過緊張的準備后,9月2日開始,林羿汝和她的志愿者小伙伴們正式“上崗”了。每天早上四點五十分,他們就要統一乘車出發到會展中心,早上6點開始正式服務,一直到晚上8點和其他志愿者完成交接班。
“其實一開始遇到外國記者,我心里還是緊張的,怕會服務不過來,后來發現,經過這么多輪的培訓加強,其實工作起來很順利?!绷拄嗳暾f。時時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每天都要站立服務12個小時,林羿汝說,不辛苦是假的,但是每當記者們取食物時對他們說“謝謝”“辛苦了”,自己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而在默默奉獻的同時,林羿汝說,自己還額外收獲了一群志同道合、熱衷于志愿服務的朋友?!皶钇陂g,有一天晚上正值臺風天,我們冒雨回學校,其他組的志愿者們給我們送來了板藍根和姜茶,我特別感動,這樣的經歷很難忘?!彼f。
9月5日晚上近9點,會展中心媒體中心供餐區的最后一波嘉賓也用完餐離開了,林羿汝和她的小伙伴們卻舍不得離開——這是他們站的最后一班崗?!澳軌蜃鳛橐幻驹刚邊⑴c到這樣盛大的會議服務當中,我覺得特別榮幸,我見到了很多中外記者,這樣的經歷很新奇,也讓我成長了。”林羿汝說。
廈門會晤主場館:細節之處見匠心
作為廈門會晤的主會場,改建后的廈門國際會議中心無疑是本次會晤的一大看點,一亮相,便以其“高顏值”吸引來了大眾關注。場館濃郁的中國風,以及滲透在每一個細節之中的“海絲”元素和閩南風情,無不深藏設計者的匠心,彰顯出大國風范。
“中國的建筑必須體現中國的文化,要有中國獨特的內涵?!弊鳛閺B門會晤主場館改造項目的總建筑師,劉方磊為記者揭開了場館改造項目背后的故事,此前,他已經參與了2014年的APEC峰會、2016年G20杭州峰會、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國際盛會的場館設計。
“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劉方磊的介紹下,首先浮現在眼前的便是整個會場的“門面”——迎賓長廊。
迎賓長廊的設計以“丹冠飛羽”為理念,靈感正是來源于廈門的市樹鳳凰木。在設計者劉方磊看來,鳳凰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寓意吉祥的南方鳥,而且有著鳳凰涅槃的深意。將鳳凰木“花如丹鳳之冠,葉如飛凰之羽”的形態融入設計中,幻化出由48樘“幾”字形紅色銅梁和方圓間隔的白色羅馬洞石柱組成的迎賓長廊,不僅廈門特色凸顯,而且造型獨特、氣勢恢宏。
再往里走,入口大堂的6根雙曲面石柱與吊頂弧形竹節鋁板,相互延伸,造就了海天融合的場景,“丹冠飛羽”與“海絲飛天”無縫銜接,彰顯著“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開放包容的胸襟,不知不覺中將來賓引入到另一番天地。
之后是白鷺廳,金磚五國領導人在這里聚首,留下“全家?!?,而白鷺棲息表達的正是與會嘉賓彼此的祥和與融洽。
“從長廊到大堂,地面鋪的石材也從‘海絲藍’變為‘白透藍’,充滿了海洋元素。”劉方磊說,海是廈門的一個特點。于是白鷺廳的頂棚設計成“竹節紋”的白色風帆,寓意“筼筜揚帆,海絲長天”,從筼筜湖出發,揚帆啟程。
細節之處見匠心,在劉方磊看來,建筑不光要有工藝美,更應有人文美,而這些人文美往往體現在細節中。比如,“幾”字形的長廊以閩南“五行山墻”中的“金形山墻”為原創形態,也是將閩南元素和金磚的主題融入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會晤秉持節儉辦會的理念,因此,在場館的改造和設計上,也盡量在原有建筑基礎上充分利用,實現最小的代價做到最好的效果。
“經過反復研究和考量,我們最終把宴會廳和海峽廳中間的一片空當進行改造,作為場館主入口,并增設大堂和迎賓廳,形成了主會場的核心空間軸線?!眲⒎嚼诮榻B說。
“原本希望在長廊處融入更多的金磚元素,我們特意設計了一款金磚五國石磚,由廈門萬里石集團提供了來自金磚五國的石材,拼接成一塊‘金磚五國石磚’,可惜最后因為時間太緊,這一設計最終沒能體現在場館中。”劉方磊說,場館設計的過程中也有一些遺憾,但正是這些遺憾讓每一次的作品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