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數據分析天氣 上世紀90年代是廈門氣象事業迅速發展階段。隨著雷達、衛星、自動氣象站等探測設備先后投入使用,廈門氣象事業有了飛躍發展,不再是從前依靠人工觀云識天。預報員們可以通過高新設備實時傳送回的監測數據和數值天氣預報模式,了解大氣環流變化、進行捕風捉云,掌握天氣變化。據了解,目前市氣象局的氣象預報準確率在省內處于領先水平,最高、最低氣溫預報誤差2℃以內準確率為80%—82%。 準確率的背后,凝聚著無數氣象人的心血。廈門市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蘇志重介紹,每天5點,預報員要查看天氣實況、探空資料、雷達回波、衛星云圖等氣象數據,再結合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判斷天氣系統、分析未來天氣形勢,最終形成預報結論。這些以T(兆兆)為數據存儲單元的氣象數據是制作一份份天氣預報的基礎,也是凝聚著一代代氣象人智慧的結晶,見證著氣象觀測水平的變遷。 1995年,廈門市氣象局建成第一部國產714SD數字化多普勒天氣雷達;2004年啟用“海上明珠”單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2016年5月投入試運行了“天語舟”雙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天語舟”雙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是現如今最先進的氣象雷達觀測設備,分辨率更高,意味著對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識別更準確,為更精準地預報未來天氣提供技術支撐。 1997年6月,市氣象局第一次在全市范圍布設11個自動雨量站,到現在已建成183個包括溫度、濕度、雨量、風向風速等多要素的自動氣象站,基本實現廈門島內氣象觀測密度2km×2km,重點區域密度1km×1km的氣象觀測覆蓋面。除此之外,廈門市氣象局還建成大氣成分站、風廓線雷達、微波輻射計、雨滴譜儀移動應急觀測車等一批新型探測和應急保障設備,為構建高時空分辨率綜合氣象觀測網絡添磚加瓦。 |
相關閱讀:
- [ 09-08]解密氣象部門為廈門會晤做好氣象保障服務幕后故事
- [ 08-07]“迎金磚氣象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引市民熱情參與
- [ 07-17]狐尾山改造完工 廈門氣象主題公園四季皆有花海
- [ 06-18]第六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在廈門舉辦
- [ 06-18]兩岸160多位專家聚首廈門縱論氣象惠澤民生
- [ 06-18]第九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昨日拉開帷幕
- [ 06-18]第六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在廈門舉辦
- [ 06-01]廈門市啟動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 應對暴雨天氣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