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掘金磚” “路相聯”還要“心相通” 雖然看好金磚商機,但在朱連宇看來,進入一個市場,不僅要考慮當地的經濟狀況、當地的市場潛力,更需要當地政治穩定、政策延續。 朱連宇舉了個例子,1992年,溫哥華向振華買了第一臺岸橋,從此結下了十多年穩定的合作關系,當客戶購買第1000臺時,公司決定以1992年時第一臺的價格賣給對方。“現在提這件事,是想告訴打算進軍海外市場的企業,在‘出海’過程中,企業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企業考慮的是各種方面,需要精心培育。”朱連宇笑稱。 而專注做礦業的紫金礦業,則更看重當地政府的支持,“按當地規矩進行,獲得社區支持,為當地市民帶來經濟收益,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帶動作用,自然就會受到歡迎,進展也會相對順利。”陳景河如是表示。 祝憲也說,要提高“走出去”回報率,企業需要做到兩點:首先要尊重當地文化,雇傭當地的資源,這是解決溝通和日常業務很強的紐帶;同時如果是做資源性、大型投資,最好把當地老百姓的收益也考慮在內,一個企業的項目運營好了,就是出海的成功典范,就是國家的品牌,可以為下一代的投資技術創造一個良好的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趙忠秀則認為,企業家在“出海”時,要善于發現合作國的優勢和亮點,路相聯的同時最好還要“心相通”。 朱連宇的經歷,也印證了這個說法。“在硬件聯通的同時,還需要兩國人民的軟聯通。”朱連宇說,印度駐上海總領事館,對振華開拓印度市場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雙方在文化交流方面互動也十分頻繁,領事館請了印度歌舞團為振華一個基地做演出,振華則與領事館一起承辦了印度瑜伽節。 朱連宇透露,在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中,振華重工尤其注重軟環境的建設。不僅要算好自己的賬,更要考慮當地人民的感受。用各種方法,加速國與國之間的融合與交流。 |
相關閱讀:
- [ 09-19]東盟館首次亮相廈洽會 展示內容涉及多個領域
- [ 09-19]廈洽會火炬高新區簽約落地三大項目 總投資超20億元
- [ 09-18]內外投資聚焦廈洽會 翔安簽約落地三大產業項目
- [ 09-18]南平廈洽會現場推介七大產業 推動點綠成金
- [ 09-18]廈洽會思明簽約引進四大項目 總投資達32億元
- [ 09-18]第四屆“人才項目資本合作展”亮相2017廈洽會
- [ 09-18]紅曲酒亮相廈洽會舞臺 福建優質酒與葡萄酒現場“斗艷”
- [ 09-18]格魯吉亞大規模高規格參加廈洽會 “雪山”綿延葡萄酒飄香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