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上的新零售展示區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兩岸嘉賓共同探討新零售的發展與合作。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翠仙)在實體店購物不用排隊等候收銀,可以實現自助付款;不出家門也可以通過網絡購買超市的生鮮產品;搶手的物品可以通過線上預定,線下取貨的方式購買……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新零售的形式出現。
9月22日,2017集思明道新零售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辦,論壇邀請了兩岸新零售方面專家以及優秀企業,共同探討新零售時代的機遇、發展方式。在與會嘉賓看來,臺灣零售業成熟,而大陸的電商網絡以及科技發達,二者可以強強聯手,打造出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零售。
新零售成為趨勢
所謂新零售,就是電商加實體零售,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阿里巴巴馬云曾稱未來十年將是新零售的時代。
“現在已經不提電商,熱點轉移到新零售上。”論壇主辦方贏時代創始人曾榮群說道,今年是中國大陸消費升級的元年,也是新零售的元年。
兩岸合作是本次論壇的關鍵詞。在曾榮群看來,新零售的發展需要產業界一起配合,臺灣零售業有一套完善的服務、經營體系,而大陸日新月異的科技也是發展新零售的必備手段。
在論壇會議上,兩岸新零售方面的專家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探討兩岸新零售的發展與合作。
科技催化出新零售
近年來,無論是臺灣還是大陸的零售業都受到了來自電商的沖擊。在臺灣購物中心協會秘書長陳奕賢看來,大陸的電商發展速度過快,與實體店的零售出現一定的斷層,而新零售的出現,可以將二者結合,連接上這一斷層。“電商平臺不僅更加便利,而且可以掌握消費者的大數據,與實體店相比,電商具有一定的優勢。”陳奕賢說,盡管如此,電商并不是新零售的敵人,二者相互結合就是新零售。陳奕賢認為,新零售讓消費者體驗到更深入的服務以及更高的便捷性,也為商家節約了成本,同時提高了他們的服務質量。
陳奕賢介紹說,近幾年臺灣的實體購物中心也陸陸續續引進各種線上科技,線上科技已經成為了傳統零售業向新零售轉變的催化劑。不僅如此,零售業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改變也不斷變化。陳奕賢指出,近10年來,臺灣購物中心變化很大,增加各式各樣的服務,比如餐飲、娛樂、休閑、教育等,并通過運用新科技,讓線下門店改造升級為體驗消費場所。
借助大數據把握客戶偏好
“大陸的新零售發展比臺灣蓬勃,因為臺灣地方小,購物場所隨處可見,所以零售業在線上的發展并不是重點。”來自臺灣的保樂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基昌告訴記者,盡管如此,臺灣零售業的服務體系可以為新零售提供借鑒。
陳基昌表示,“通過線上科技的協作,我們可以更容易掌握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變化以及產品偏好等信息,從而生產出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陳基昌說,這樣借助線上科技可以避免購買落差,從而推動產業的發展。
在臺灣,許多業者也開始走上新零售道路。據陳基昌介紹,太平洋百貨、誠品書局、新光天地等臺灣業者看好商機,紛紛來到大陸發展,尋求技術等各方面的合作,希望利用新零售的浪潮走到新興市場的前列。
臺商“登陸”做新零售
在廈臺商也看中了新零售這一未來發展的新趨勢,以自身豐富的零售業經驗結合大陸的科技,玩轉新零售。
臺商詹益清在廈大周邊開設了一家綠色食品店,為顧客提供綠色有機食品,有果蔬、飲品、甜品等產品。值得一提的是,詹益清也開始走進新零售,他們特別引入“綠創平臺”,改變過去單一門店銷售模式,將門店資源與網絡社交平臺相結合,消費者可以到店體驗,滿意之后再通過線上下單;社區居民也可以網上購買后到店取貨。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新零售”模式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尤其是有機綠色食品大家還是崇尚“眼見為實”,到店體驗后,了解產品品質,能更放心下單,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他也看好這樣的門店在廈門遍地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