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新廈門人有文化認同文化自信 在陳耕看來,閩南文化歷史悠久,但它的發源地不是只有一個點。閩南有晉江、九龍江、漳江三條母親河,雖然都屬閩南,但晉江兩岸看的是高甲戲,九龍江兩岸看的是歌仔戲,漳江兩岸看的是潮州戲。他們展示了閩南文化的豐富多彩,也顯示著閩南文化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創造產生的。而嘉庚建筑、鼓浪嶼等這些誕生在廈門本土的文化,則體現出更為開放包容的多元融合特色。 如今,在廈門近四百萬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改革開放后遷入的新廈門人,其中一半以上非閩南本土人。如此眾多不同地域文化的混居交融,共同創造出今天的廈門文化,和其他地方的閩南文化自然有所不同。“這是一個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有專家認為,就廈門五方雜處的現狀而言,對廈門文化的研究,不能僅停留在文化的現象層面,而是必須深入到文脈,去剖析它的內在精神和價值觀。通過這樣的文化提升,讓廈門人尤其是更多新廈門人對廈門產生文化認同,增進后代的文化歸屬感,從而增強文化自信,讓廈門這座城市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廈門學”學科研究要尊重歷史著眼當代 對于“廈門學”學科研究的重點,大多數專家學者認為必須強調當代性,廈門是一個近代新興的海港城市,這與漳泉兩市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建立“廈門學”,要尊重歷史、厚今薄古,把研究的重點放在近代和改革開放以后,研究廈門是如何從小漁村成為兼容并蓄的近代閩南文化引領者,適時地總結經驗教訓,做出對當代發展、未來走向的啟示。 學術總是充滿爭論的。專家們從不同的學科角度,不同的學術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針鋒相對。各種聲音的存在,都體現出大家對這座城市深沉的愛。 |
相關閱讀:
- [ 09-26]首屆廈門翔安內厝鄉村旅游文化季啟動 探尋世外桃源
- [ 09-22]主推“文化之旅” “悅讀”湖北旅游在廈推介
- [ 09-12]廈門日報:比拼海洋知識 展示海洋文化
- [ 09-08]7部新媒體劇講述廈門故事 體現城市文化情懷
- [ 09-06]廈門會晤文藝晚會閩南文化驚艷世界 廈門孩子大放異彩
- [ 09-04]南非姑娘廈門大學讀漢語 愿把漢文化帶回家鄉
- [ 09-04]廈門翔安武林大會國慶舉辦 以武會友傳承民俗文化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