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外地大學生思鄉 老鄉會組織博餅 周先生是廈門人,2011年考上遼寧大學。由于離家太遠,大學四年,他每年都只能留在沈陽過中秋,思鄉之情特別濃烈。想家的時候,他就會叫上幾個福建老鄉一起出來聚一聚,為此,他還加入了福建老鄉會,并成為負責人。 每年中秋前夕,老鄉會都會組織聚餐活動,第一次組織博餅是在2014年。“那個時候,老鄉會的成員只有幾個是廈門人,其他都是來自福建各地,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博餅這個習俗。”周先生說,想到難得有機會可以把博餅文化帶給其他福建老鄉,他就提出,聚餐后大家一起博餅。 “我們條件有限,連博餅碗都沒有,只好拿酒店喝湯的大碗,禮品也是一切從簡,但是大家都很開心。”說起當時博餅的情景,周先生至今記憶猶新。他說,聚餐地點是學校附近的酒店,由于人多,整個二樓都被包場了,博餅開始后,歡聲笑語與骰子聲此起彼伏,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這中間還鬧出了點烏龍。”周先生笑著說,由于當地人不了解博餅文化,他們解釋了半天,才擺脫了聚眾賭博的嫌疑。此后,老鄉會聚餐博餅的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 如今,周先生已經大學畢業,回到廈門工作,在遼寧博餅的那段經歷成為他大學生活中最珍貴的一段記憶。 在南非組織博餅 狀元獎品是鉆石 廈門的林先生也曾經把博餅文化帶到了南非。林先生說,2007年的時候,福建新聞出版代表團到南非舉辦中國書展,剛好碰上中秋節。當時的約翰內斯堡沒有任何節日的氣氛,代表團的成員和南非福建同鄉會的老鄉們都思念家鄉,于是他提議來一場中秋博餅活動。 “廈門中秋的博餅習俗是非常有意義的。”林先生跟大家介紹,博餅文化可以概括為兩句話:“體現公平、公開、公正,增進親情、友情、鄉情。”林先生手寫了一份規則為大家講解,說博餅不分智慧高低,不分長幼有序,博餅最大的魅力在于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狀元會花落誰家。 這一想法馬上得到了大家的響應,有人馬上找來了骰子和碗,十幾個福建老鄉就在南非博了起來。雖然人不多,但是大家玩得很開心。“我們博餅的獎品都具有南非特色。”林先生說,由于臨時找不到太多的小獎品,所以把一秀、二舉的獎品給省略了,四進、三紅、對堂的獎品都是南非的工藝品,狀元獎品則是一顆鉆石。 “雖然十年過去了,但是那一天的場景讓我印象深刻。”林先生說,他已經很久沒去南非了,估計中秋的時候,那里的福建老鄉還是會開展博餅活動。 |
相關閱讀:
- [ 10-04]盤點廈門中秋特色習俗 賞月、博餅、吃糍粑、祭祀土地公
- [ 10-04]同安軍營村百余老人過中秋 愛心企業為老人組織博餅活動
- [ 10-04]除博餅外廈門中秋節還有哪些獨具特色的民俗?
- [ 10-03]泰國在廈留學生玩博餅 不懂規則也很開心門
- [ 10-03]“歡樂中秋?幸福思明”廈門舉行中秋博餅民俗游園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