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廂內有廈門市鳥白鷺等元素。
?
車門上張貼的剪紙體現中國元素。
地鐵征遷的“廈門模式”
對城市軌道交通這種浩大工程來說,征地拆遷是前提和保障。地鐵1號線的征遷工作不僅實現了和諧征收、快速推進,還出現了被征收戶提前簽約、踴躍簽約的局面。地鐵1號線工程創造了新常態下土地房屋征收的“廈門模式”,被省政府下文在各地市推廣。
由于沿城市重要的南北向發展軸建設,地鐵1號線土地房屋征收的難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從一些創紀錄的數據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這項工作的困難程度:地鐵1號線全長30.3公里,設24個站點,穿過中心城區,總用地面積約140公頃,沿線涉及思明、湖里、集美三個轄區的10個鎮(街),需要征收土地面積約85.6公頃、房屋面積約36.23萬平方米。
為確保征遷工作有序開展,市政府專門成立軌道交通征拆分指揮部,市區領導親臨征收第一線商談;各區成立分指揮部,區長親自掛帥,統籌各工作小組全力推進;市府辦、市國土房產局、市地鐵辦等主動靠前協調,通過強化領導、多管齊下,創新模式、合力推進,實現依法征收,和諧拆遷。
地鐵1號線的征地拆遷,把“征遷理念”從過去的“替民當家”變成了“讓民做主”。市委市政府把土地房屋征收的過程變成了凝聚共識、發展共建的過程,城市發展的需求與被征收戶的利益有機統一起來。首先,地鐵1號線的征遷工作,改變了群眾被動接受既定政策的“慣例”,主動了解群眾訴求、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確保政策貼近民意、深入民心。在征遷工作前期,沿線各區組織調查隊伍,深入群眾摸底,邀請群眾代表參與征收政策制定。針對群眾提出的各種意見,進行充分調研評估,只要符合大部分群眾的利益就積極采納,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孕育”階段。
“征收未動,安置先行。”地鐵1號線涉及安置量大,安置需求復雜多樣,安置方案是否能被征收戶接受是征收工作的關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各區各相關部門把軌道交通1號線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作為軌道交通建設的一項民心工作抓實抓細,充分體現了政府“還利于民、讓利于民”的實際行動。每一套安置房的設計方案都凝聚了被征收戶的智慧,反映了被征收戶的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