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漸漸低落,海水分開兩邊,露出了通往印斗石的道路。
昨天19時33分第一碼頭的低潮位景觀
在皓月園附近沙灘上,有人趁著落潮下到沙灘撿貝蛤,身后留下長長的腳印。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彬彬)中秋前后有圓月,還有年度天文大潮。潮起潮落間,往往是浪高潮涌備受追捧,但其實難得一見的“海底世界”也在低潮時才揭開神秘的面紗。
昨日,記者從國家海洋局廈門海洋預(yù)報臺了解到,這兩天廈門可能迎來的是今年以來最低潮――昨日廈門的低潮位分別在8時22分和20時48分出現(xiàn),水位分別約為97厘米和150厘米。
昨晚,廈門日報記者兵分多路,來到第一碼頭、沙坡尾、環(huán)島路和鼓浪嶼印斗石邊,一探低潮時才有的獨特風(fēng)景,也為您做相應(yīng)的提醒。
【特寫】
海潮后退印斗石前露出“海之路”
穿梭鷺江兩岸的輪船不歇,伴著浪濤聲,海潮的腳步正在往海中心退去――昨日19時,鼓浪嶼印斗石屹立在海中央,兩旁礁石錯落。一邊是鷺江道上夜景明麗,世茂雙子塔和演武大橋身姿傲人,一邊是印斗石朦朧幽靜,淡雅的燈光從草木石縫間透出,流淌出悠悠古韻。兩岸燈光遙相呼應(yīng),又倒映在水中交融碰撞,明暗交錯間,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正交織匯聚。
在時間的催促下,海潮加快了后退的腳步。僅僅過了十多分鐘,通往印斗石的沙路在礁石中顯現(xiàn)出來。“哇!這樣就可以走上印斗石了啊!太神奇了!”李前悅是廣西人,他說,傍晚剛到鼓浪嶼,就被海岸的景色吸引,沒想到還遇上天文低潮,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景色。他抓住機會,穿過沙路,登上了印斗石。“印斗石上面提示,不要逗留,我拍張照片,就趕緊回來啦。”他笑著說。
【講述】
低潮才露頭的礁石下是海底“寶藏”
接近20時30分,海潮已經(jīng)離岸十余米遠,通往印斗石的沙路變寬了,兩旁的灘涂泥沙也顯露出來。往兩旁看去,海浪與沙灘的分界不再明晰,若隱若現(xiàn),就連兩岸燈光倒影從海面切換到了灘涂后,也變得模糊起來。不時有趕潮人戴著頭燈,趁機在灘涂上捉魚蝦,捕海貨。
老鼓浪嶼人程祖家對一年一度的天文大潮,尤其是低潮印象深刻。“每逢最低潮,我都跟著大人們?nèi)ビ《肥詫ひ捄.a(chǎn)品,其中最美味的就是‘紅蚵仔’,另外我們還會上印斗石釣石斑魚。”他說,印斗石旁聚集著成片的礁石,礁石下藏著豐富的海產(chǎn)品。低潮時,漁民們就抓住礁石露出海面的時機,捕撈許多或珍貴或大只的海貨。
但神奇的是,黃家渡海域卻很少受到低潮的影響。“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我們運送貨物的船只在低潮時仍能順暢往來,不會擱淺。”程祖家說,即使是最低潮時,船只與黃家渡貨物碼頭也僅需要一塊3米長的木板就能連接。
【鏡頭】
第一碼頭 海水離岸四五米遠
昨日18時30分,在第一碼頭,記者看到,海水已經(jīng)退到離岸四五米遠,岸邊的石頭完全裸露出來,幾只小鼠在沙灘上跳躥。
兩艘漁船停靠在岸邊,漁民正忙著把一箱箱海鮮抬上貨架拉上岸。“一退潮,海水比較淺,漁船要停遠一點,有時候還有擱淺的風(fēng)險。”漁民說,退潮時搬貨,總要多花幾分力氣,多走幾步路。
黃厝海邊 游客帶茶盤觀潮品茗
在會展中心附近沙灘上,海浪退離岸邊約有70米,平時“藏”在海底的巨大礁石全裸露出來,不少市民趁著退潮時刻,站上礁石拍照合影留念,更有外地游客徑直走上一塊延伸進海里的礁石,在上面嬉戲玩耍。
到了19時30分左右,在環(huán)島路黃厝海邊,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qū),此時的海水已經(jīng)距離岸邊至少有100米,一塊巨大的礁石盤踞在沙灘上。雖然夜色漸濃,但沙灘上依然有成群的游客,有的游客還將茶盤帶上礁石,觀潮品茗,興致勃勃。
【提醒】
切勿冒險觀潮
昨日20時,在第一碼頭,有更多的沙灘暴露出來。記者注意到,兩小時過去了,水位退去了約3米。隨著沙灘越來越大,記者發(fā)現(xiàn),有七八人帶著魚竿,摸黑走到碼頭最外沿,或跳到沙灘礁石上釣魚。
國家海洋局廈門海洋預(yù)報臺相關(guān)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低潮并不極端,因此不會對輪船航次、時間造成太大影響。市海洋與漁業(yè)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低潮時,原本被海水淹沒的沙灘將大片裸露,市民游客切勿冒險深入海灘或登上礁石,觀潮游玩。而環(huán)島路黃厝海域是文昌魚保護區(qū)的重點區(qū)域,市民游客請勿進入保護區(qū)非法捕撈。
【海洋預(yù)報】
-高潮時:02時42分和15時28分
-低潮時:09時04分和21時34分
-表層水溫:27.0℃至29.0℃
-廈門島南部海域浪高:
0.8米至1.5米
廈門海洋環(huán)境預(yù)報臺昨日發(fā)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