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三年編成 這13冊教材,花費了兩岸教育專家3年的心血。據介紹,自2014年6月起,為推動合編教材這一項目工程,兩岸三家協作單位組織14名大學教授、中學名師組成編委會,并由福建師大文學院教授孫紹振、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孫劍秋分別擔任主編。 為了更加突出大陸高中語文的教學特色,臺灣主編孫劍秋在編寫過程中多次帶領臺灣編寫團隊赴大陸高校、中學考察調研,為學生開講座,聽語文觀摩課等,為教材編寫廣泛搜集素材。“合編教材更具針對性,有助于兩岸師生了解兩岸語言文字使用和交流現狀,體驗兩岸語言文字與文化的同根同源、和而不同,從而增進理解信任,共同珍惜、尊重和傳承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增加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認同。”孫劍秋說。 其實兩岸語文教材已經不是第一次,除了2013年大陸中華書局引進臺灣的《中華文化基礎教材》,還有《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現在兩岸合編語文教材越來越受歡迎,希望能夠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
相關閱讀:
- [ 09-27]食品安全課走進廈門小學校園 已成學生教材
- [ 09-13]使用新教材 教學方法要跟上
- [ 08-18]廈門中小學新學期課本有變化 部分學科用新教材
- [ 05-31]“小楷家書”是傳統文化的活教材
- [ 05-19]垃圾分類也有教材了!由我市教育部門組織教師編寫 分為三種版本
- [ 04-21]“帶父教書”是鮮活的師德教材
- [ 04-14]廈門市教育局正編寫教材 垃圾分類將走進課堂
- [ 04-10]“愛迪生”退出教材是尊重常識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