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深入人心,圖為仙閣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小游戲。(資料圖/本報記者 吳曉菁 攝)
廈門日報訊(本報記者 吳曉菁)最新數據顯示:島內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小區達到99.7%,還有4個小區不達標是因為施工影響需配接駁車,這些接駁車正在買了。記者從市人大常委會昨日召開的座談會上獲悉,《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9月10日實施以來,逐步深入人心,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
上千所學校全部推行垃圾分類
法規實施一個多月,但廈門更早就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了。截至10月中旬,島內兩區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小區1397個,約占島內小區總數的99.7%。其中,湖里區已全部開展,思明區有4個小區因地鐵施工影響需配置接駁車而未開展,目前接駁車正在采購中。島外已開展分類小區78個、分類村31個。
全市市直機關120家、全市星級賓館(酒店)85家、大中小學校1124所、市屬國有企業12個及駐廈部隊,已全部推行垃圾分類。
工業廢物處置中心擬年底運營
全市每天分類出廚余垃圾近400噸、收運餐廚垃圾近200噸。廈門已采購廚余垃圾專用轉運車77輛、建成41條線路1300余個收集點,實現廚余垃圾“公交化”運輸。廚余垃圾處理廠一期日處理能力400噸、二期建設已完成方案設計,計劃年底開工,2018年6月建成。
對于有害垃圾,廈門專門采購了有害垃圾專用轉運車10輛。承擔廈門有害垃圾處置的廈門工業廢物處置中心項目,目前進展順利,至今年10月16日,累計完成投資1.96億元。17個單體全部提前完成建設,設備安裝全部完成,進入全面調試階段,項目預計年底投入運營,年處置能力將達4.65萬噸,將全面提高廈門有害垃圾處置能力。
全市每天收集可回收物約100噸
廈門推行“以箱置桶”為主、多模式互補的回收體系,引導有資質的企業進入小區設置可回收物箱,對可回收物進行相對精細化收集,并與資源利用系統有效對接,可回收物收集利用體系逐步建立。
目前,廈門支持企業在試點社區設置可回收物回收設施的,按有效投入50%補貼;進入普及推廣階段,按有效投入15%補貼。
截至10月中旬,全市共安裝回收箱265套,累計回收可回收物總量7萬多噸,約占生活垃圾總量的10%。目前,全市每天收集可回收物約100噸。
【鏈接】
配套細則年內全部出臺
目前,《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評辦法》《物業企業監管制度》等8項配套文件已執行,《廈門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廈門市大件垃圾管理辦法》《廈門市垃圾分類工作以獎代補辦法》等12項細則已完成征求意見稿,正討論完善,力爭年內印發執行。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以法制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格局,基本做到源頭分類后的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
【同步】
海滄將全面展開
海漂垃圾打撈試點
廈門日報訊 潔凈家園,海滄在行動。記者昨日從海滄區相關部門獲悉,廈門海漂垃圾打撈試點將在海滄全面展開,當地已著手推進海漂垃圾綜合治理應急處置和試點,守護“藍色海灣”。
海滄灣地處九龍江入???,是九龍江入海海漂垃圾攔截的第一道重要關口。數據顯示,海滄區海域面積約4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45.8公里,海漂垃圾90%來自九龍江流域。
從2016年開始,廈門與美國舊金山市建立了“伙伴城市”關系,開展了海漂垃圾檢測、評估與防治示范工作等。目前,海漂垃圾打撈的試點工作正著手在海滄全面開展,當地前期已經開始推進灣區海漂垃圾的綜合治理應急處置和試點工程,下一步將通過具體實施方案的落實,探索快速有效的海漂垃圾打撈技術方案。
目前,海滄區海漂垃圾的打撈工作主要委托海滄城建集團負責實施。“我們日常負責海滄海岸線海漂垃圾的打撈,每天作業時間大約是6時到11時、13時到17時,還要根據潮汐的情況來調整。”海滄城建市政建設管理中心環衛部管理人員張浩介紹,打撈船只在公務碼頭靠岸后,再轉運到指定地點集中銷毀處理。
記者了解到,海滄已經成立了海漂垃圾處置的指揮體系,并依托海洋監測機構、研究所進行嚴密監測,對整個海漂垃圾實行立體式監控,接下來全區還將購置現代化的海上垃圾打撈專用工具,提高作業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