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無痕: “廈門活字典”的忘年交 ●出鏡記者 何無痕,新聞采訪中心政文部記者,負責紀委、人社、婦聯、外僑、民宗、關工委、老齡辦等口線報道。 文/本報記者 譚欣妮 她是“廈門活字典”洪卜仁的忘年交,閑聊間,一篇揭秘廈門歷史文化的報道信手拈來;她也是“工作狂”,上班時間寫的文章明明已經很多,下班后卻仍忍不住經營起公眾號,分享采訪之余的點滴感悟。 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了,標題是《洪卜仁住起了養老院》。主角之一的洪卜仁原本就是廈門的文史專家,而另一個主角養老院則結結實實地成了“網紅”――文章發表的第二天,前臺的電話差點被打爆,而且來電的不只是老年人,還有不少感興趣的年輕人,“原來老人家的生活也能這么酷。” “幕后推手”何無痕的初衷很簡單,“我想讓大家知道,無論年紀大小,生活方式始終應該由自己定義。” 這是“忘年交”洪卜仁教給何無痕的事,他們因采訪相識,兩人都拒絕被定義。洪老認為歷史不應該只存在于檔案館里,所以找到了小何用說故事的方式還原大時代的洪流;而小何并不只把采訪當成工作,與人相識、聽故事、然后說故事。 同時,何無痕還嘗試過很多別的事,因為“記者原本就是要嘗試不同的事,遇到不同的人,才能有所成長。” 記者都擅長寫稿,而何無痕是其中速度特別快的一個,別人要花上半天構思,她往往采訪完找個地方隨便坐下就能開始寫。看起來雖然毫不費力,但也下了一番功夫。她的經歷比不少記者豐富:剛進報社的頭兩年在社會部,24小時隨時待命出發;后來成了“綜合跑口專業戶”,負責的口線有外僑、社保、人才、婦聯等等。 她從去年開始經營公眾號“無關品味”,采訪中的所思所感,因為篇幅所限無法描述的故事、人物、場景,都被她搬到了這里,“多寫一次,就是多鍛煉一次。” |
相關閱讀:
- [ 11-09]為廈門改革發展鼓與呼 廈新聞界慶祝第17個記者節
- [ 11-09]講好廈門故事 廈門新聞界共慶第十七個中國記者節
- [ 11-08]廈門新聞界昨召開記者節表彰大會 未來將加快媒體融合
- [ 11-08]廈門新聞界慶祝記者節 葉重耕出席大會提三點要求
- [ 01-28]一線記者節日不忘采訪 父母不遠千里來廈陪女兒過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