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時政 > 正文

湖里區嶺下社區以黨建為引領 創造美好生活共圓幸福夢

2017-11-13 08:49:11郭筱淳?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宜居夢

舊村落變身高檔小區

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車輛駛入湖里創新園,在一片綠意環抱之下,金福緣新城安置房小區漸漸進入視線,一排排高層住宅樓整齊劃一,圍墻內外綠樹鮮花映襯,仿佛是走進了高檔商品房小區,這里就是嶺下社區居民的新家園。

走進小區瞧瞧:道路寬闊,綠樹成蔭,健身器材、籃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不僅有開放式公共活動空間,還有幼兒園、清潔樓等便民服務設施。很多小區居民都自豪地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合理的空間布局及精巧的建筑設計,金福緣新城曾獲得福建省“2008年度十佳住宅設計方案”榮譽。

“我們家園所發生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最恰當不過。”社區黨委副書記陳春紅見證著家鄉的變遷,10年前,地處島內東部的嶺下村就是廈門的“西伯利亞”,舊村落臟亂差環境惡劣不說,最糟糕的是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一到下雨天泥濘不堪。“那時候啊,每次從學校放假回家都發愁,連出租車都不來。”陳春紅還記得為了解決居民出行問題,村里專門雇了一輛車,每天四趟接送人們外出。

一切改變的起點在2008年――湖里區委區政府啟動嶺下社區兩個舊村的舊村改造。廣大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推動征地拆遷的強大動力,在一批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下,不到一年時間,嶺下社區就完成了90%以上居民的簽約,其中嶺下社更實現了整村搬遷。緊接著,嶺下社區創造了湖里區返遷工作新紀錄:短短90天內,共有681戶居民辦理了返遷交房手續,占全部居民的近99%,實現返遷總量最大,速度最快。

從舊村落搬進新家園,改變的是居住環境,而不變的則是濃濃的鄉愁。在禾山街道黨工委的積極推動下,社區黨委把黨支部建在小區上,一批先鋒老黨員率先站出來,動員居民們一起扮靚家園。他們把小區架空層改造成“好鄰之家”,這里成為居民的活動中心,更是辦喜宴的聚會廳;他們想方設法把小區廣場打造成居民們真正的公共空間,籃球場、門球場、兒童樂園……完善的配套設施,滿足各類居民的需求。

致富夢

租金翻番資產成倍增長

居民學理財學經商

明亮的客廳,嶄新的家具,窗外是寬廣的視野……記者昨日走進嶺下社區居民林玉云的家,邊泡茶邊聊起了搬進新家后發生的改變。“想想以前的日子可真苦,每天下班回來還要去打魚、到山上種菜貼補生計。”如今,這樣的苦日子一去不復返,他們一家四代10多口人分住在幾套安置房里,年輕人都有自己的事業在外打拼,還有數套小區的單元房出租。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這也是嶺下社區黨委一直堅持的初心。在舊村改造前,嶺下社區居民的日子并不好過。因為遠離城區,這里的出租經濟很不景氣,2008年以前,每間出租房價格最低只有80元/月,大部分居民仍靠打魚和外出打零工為生。

2000年12月社區成立時,集體賬戶上只有400元,負債1300多萬元。社區黨委通過招商引資、盤活集體資產等方式,在三年內就還清了所有債務。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期,社區黨委仍堅持每月為老人發放100元的補貼,為考上大專以上的學生發放500元的獎學金……

隨著舊村改造的啟動,嶺下社區居民真正走上了從溫飽到小康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湖里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禾山街道積極解決被征地居民出路問題,為嶺下、墩上兩個社的已拆遷居民爭取到人均30平方米的陽光公寓用來出租,每戶每月可增加近4000元的收入。同時,社區集體資產也水漲船高,在禾山街道的大力推動下,社區發展用地蓋起了1.5萬平方米的社區發展大樓,每年都有1200萬元的收入,再加上民俗發展用房店面的租金,每年還能增加900萬元左右的收入。這樣一來,預計2019年春節,居民每年每人獲得的集體分紅就能達到近萬元。

當然,更多的居民通過就業、創業來實現致富夢。近年來,禾山街道通過提供公益崗位、提升技能培訓等方式,為上百位居民解決了就業問題。更可喜的是,在社區黨委的積極引導下,嶺下居民的金錢觀發生根本性改變。“大家明白僅僅靠租金生活是行不通的,于是還有很多居民學理財、學經商,甚至把生意都做到了省外。”陳春紅說。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