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城東萬畝蔬菜基地的農田一片濕潤。記者陳雅玲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陳雅玲陳曉青)“終于下雨了!”經過氣象部門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后,從前日晚上到昨日上午,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北部水庫庫區的降雨量超過了20毫米。其中,對于同安、翔安許多菜農而言,這場雨“是一場‘及時雨’”,不僅讓農田的大多數土壤變得濕潤起來,蔬菜也終于短時“解渴”。
據了解,在昨天的降雨之前,廈門已經連續26天沒有降雨了,而26天之前的那場降雨,也是人工增雨帶來的。可見廈門目前的“口渴”程度之高。
快速生長期作物喝飽水
對于急需水源灌溉的菜農而言,這場雨可謂是“久旱逢甘霖”。
“真是救命雨!”同安五顯鎮三秀山蔬菜合作社負責人郭永遠說。人工增雨前,為了補充灌溉的水源,合作社百來名社員共打了20多口三四十米深的水井,但因降水少、氣溫高、風大及用水量大,水井、池塘的水量緊張,常常抽水機抽10來分鐘就沒水了。
昨日早上5點多,郭永遠冒雨來到田中,心里很是欣慰。“處于快速生長期的芥菜、包菜、玉米都喝飽了水,旱情終于稍微緩解。”按照他的經驗判斷,只要再間斷下些小雨或是澆些水,這些蔬菜后期長勢就會不錯。
同安萬畝蔬菜基地菜農蘇女士表示,眼下是白蘿卜下種的時節,昨日的雨免去了澆水的需要。
翔安區大帽山上的豬小惠生態農場農戶告訴記者,這場雨給山上的非大棚農作物帶來了滋養。
翔安新店鎮洪前社區的農戶康先生趁著土壤濕潤,正在移植青菜苗。“昨晚那場雨讓田埂表面土壤基本保持濕潤,農田附近的水塘里也蓄了些水。”康先生說。
道路更干凈空氣更清新
“這場闊別已久的雨是最輕柔的樂章。”同安恒星義工協會會長何芳在朋友圈這樣寫道。昨日一早,許多同安市民紛紛在朋友圈曬起他們對這場雨的衷情。
“道路更干凈了,整個城區一塵不染。”習慣晨練的大同街道市民陳燕表示,雖然雨下得并不大,但空氣變得清新了。
同安翔安發射76枚增雨彈
記者從同安區、翔安區氣象局分別了解到,從前日開始,氣象局工作人員分別在同安汀溪水庫、河溪水庫、翔安曾溪水庫和古宅水庫四個作業點共發射了76枚增雨火箭彈。其中,從前日22時到昨日11時,同安區汀溪水庫、褒美、后埔、四林村的累積降雨量分別為25.2毫米、21.9毫米、23毫米、16.5毫米。從前日20時至昨日8時,翔安區各站點雨量顯示,翔安三角梅公園以10.6毫米的降雨量居“榜首”。
“昨日上午10時許又發射了一波火箭彈,增雨行動還將繼續。”翔安氣象局工作人員說。
記者從同安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同安已率先投入抗旱補助經費。其中,同安區五顯鎮投入近200萬元對全鎮49.7公里引水渠和蓄水池進行清淤,同時全面開挖80個深水井,為農作物“解渴”。
人工增雨究竟如何進行?
人工增雨使用的是特制的人工增雨火箭彈,可以“幫助”水汽凝結成更多的雨滴,從而增大降水量。
人工增雨并非想增就能增,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簡單來說,人工增雨火箭彈只對降雨起到了催化作用。空中需要有較多、較厚的云層,而且云層中還要有足夠的含水量,它才能起到作用。就好比一條濕毛巾,人工增雨作業就是把毛巾多擰一下,但如果毛巾是干的,再怎么用勁,也擰不出更多的水來。昨天,廈門上空形成了厚厚的雨云,這才有條件實施人工增雨。如果是大晴天,同時空氣濕度很小,那火箭彈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火箭彈里究竟有什么“干貨”?火箭彈內部除了少量炸藥外,還裝有碘化銀顆粒。火箭彈在云中爆炸后,碘化銀燃成煙劑散播在云中,形成大量凝結核,幫助水汽形成水滴。而且碘化銀顆粒只有微毒,每一枚火箭彈里的碘化銀只有10.8克,不會對空氣、河流和土壤造成影響。
人工增雨火箭彈的價格每一枚為1000多元,一般增雨作業每個作業點一次發射4至8枚火箭彈。增雨火箭彈的材質十分特殊,它的外殼、彈頭都是纖維質的。
(記者曾昊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