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劉蓉)秋末冬初的廈門仍適合戶外運動,也是運動愛好者受傷的多發時節。骨科專家提醒,踝關節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其中85%為外踝扭傷。初次扭傷就要重視并及時干預治療,否則易導致踝關節反復扭傷甚至是韌帶撕裂、斷裂,導致踝關節穩定性的丟失。 28歲的王小姐最近很苦惱,右腳在去年扭傷后,至今已反復扭傷三次,稍走遠點踝關節就會疼痛。 去年8月,王小姐和朋友打羽毛球時扭傷了右踝關節,當時就出現了腫脹、疼痛,但她沒做任何處理,在家休息了兩天,疼痛緩解后就去上班了。3個月后的一天,她在穿高跟鞋走路時,腳突然一崴,扭傷的又是上次受傷的地方。這次她及時去看了醫生,并戴了護踝套,但恢復得不理想,走路超過半小時踝關節就會出現明顯不適感。 上個月,還是穿高跟鞋,王小姐第三次把右腳踝關節給崴了,王小姐發現這次扭傷恢復得特別慢,只要略走遠一點,她的踝關節就會疼痛。 王小姐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足踝專科求診,接診的副主任醫師謝飛彬經過專業手法體檢后發現,王小姐的右踝關節與左踝關節相比,明顯松弛,關節之間的錯位超過5mm,出現了踝關節的機械性不穩定。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確定,外側韌帶明顯水腫,迂曲、變薄,說明韌帶在反復扭傷反復拉伸拉長,如果再不積極治療,則易導致關節軟骨損傷、關節老化,最后導致平常走路也會出現踝關節疼痛。 謝飛彬給王小姐進行了踝關節鏡探查及外側韌帶修補術。幸運的是,王小姐的軟骨沒有其他問題,只需要對韌帶進行修復。后期需要做一些康復鍛煉,例如,踝關節的屈伸鍛煉,下肢肌力恢復,以及幫助踝關節本體感覺恢復,加強踝關節功能性的穩定鍛煉。 謝飛彬介紹,在現代生活中,足外傷會越來越多。在他的門診中,踝關節扭傷的患者就接近五分之二,且多數抱以忽視的態度導致反復受傷。 在廈門市第一醫院杏林分院、第二醫院、第三醫院骨科,足踝關節扭傷者也是門診中常見的患者群體。 對此,謝飛彬強調,實際上,踝關節初次扭傷就應重視并正確干預,48小時內要進行冰敷消腫,并抬高受傷的踝關節。同時,早期下地時,特別是受傷初期的4周內,需要專業護踝套,甚至是更專業的護具,對受傷的踝關節進行保護。另外,扭傷的踝關節的復健工作,需要向專業醫生咨詢。 如果自行處理后病情未有緩解,要及時咨詢專科醫生。特別是初次扭傷后出現反復扭傷的患者,說明踝關節出現慢性不穩定狀態,需要專科醫生及時介入干預治療。 |
相關閱讀:
- [ 07-31]下海撿螺扭傷了腰又被困灘涂 一老漢險被水淹沒
- [ 05-02]廈門一邊溝井害市民扭傷了腳 工地表示將盡快修復
- [ 03-10]別把骨折誤當扭傷 醫生提醒:崴腳后別不當回事
- [ 08-09]想上微信運動榜首向女孩示愛 小伙狂搖手機扭傷手腕
- [ 07-02]廈門市民模仿《跑男》玩游戲 有人脫臼有人扭傷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