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匡惟江雨豐通訊員江欣穎漫畫/小牛)眼睛腫痛,病因很可能不在眼睛,而在于鼻竇。體檢報告上寫著“副鼻竇炎伴有霉菌感染”,看起來十分專業的名詞是什么意思?近日,有市民拿著體檢結果向本報咨詢,記者隨即向醫生了解,醫生告訴記者,一個人每天會吸入上百萬個霉菌孢子,所以霉菌性鼻竇炎很常見,初期沒什么嚴重的癥狀,等霉菌長滿鼻竇就會出現壓迫癥狀。
【病例】
眼疼以為滴眼藥水就能好最后要接受手術
上周,王女士(化名)因右眼輕度酸痛到眼科就診,除了結膜稍充血外并無其他異常,醫生以為是常見的輕度結膜炎,王女士也以為只要滴滴眼藥水情況就會好轉。
然而,王女士的病情還在繼續加重。又過了幾天,王女士發現眼睛更疼了,結膜充血加重,連上眼瞼也腫起來了。王女士又去看病,這回用了抗生素點滴治療,可是仍然不見好轉。于是,王女士第三次來到醫院,進行了眼部CT檢查,這才發現眼疼根源并不是眼睛,而是鼻竇。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鼻科專家、耳鼻咽喉科楊海斌主任醫師認為是由鼻竇的霉菌感染所造成的眼眶內感染,需要盡早手術。
“原本只是眼睛的小酸痛,怎么就需要手術了?”王女士一聽要手術害怕起來,猶豫不決。可就在幾個小時后,還沒離開醫院的王女士就發現自己右眼的視線開始模糊,看到的所有東西都像是蒙上了一層霧。面對病情的迅速惡化,王女士一下子就慌了,趕緊找到醫生,要求立刻住院。經過快速術前準備后,當晚,楊海斌就給王女士做了鼻內鏡微創手術。將鼻竇充分開放,并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竇腔,將霉菌完全清洗干凈。第二天,王女士的病情就明顯好轉,看東西和以前一樣清亮。目前王女士恢復良好。楊海斌說,這是一例典型的侵襲型霉菌性鼻竇炎導致的眶內并發癥,如果再晚幾個小時手術,膿腫可能破入眶內,不僅將導致失明,還可能危及生命。
濫服抗生素菌群失調感染霉菌鼻子被“堵死”
小白(化名)最近發現自己間歇性出現鼻塞,鼻涕止不住地往外流。起初小白以為自己感冒了,可是既沒有咳嗽,也沒有打噴嚏,反而還感覺到鼻子里有一股異味。白天還算正常,但是一到晚上睡覺時,小白就難受得不得了,尤其是側臥時,整個鼻腔仿佛被人拿了塞子堵住一樣,完全不能呼吸,導致他只能用嘴巴來呼吸。鼻塞的情況越來越重,嗅覺似乎也開始減退,而且經常感到頭痛、頭昏,說話總是帶有很重的鼻音。小白趕緊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檢查后確診為霉菌性鼻竇炎。仔細詢問后才知道,只要稍微有點感冒、咽喉痛和牙痛等,小白就會立刻服用抗生素,導致體內菌群失調,從而感染了霉菌。
【病因】
閩南地區濕熱氣候有利霉菌生長發病率上升
楊海斌說,近幾年來,霉菌性鼻竇炎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要知道人體每天都會吸入一百萬至數百萬個霉菌孢子,正常情況下,這些霉菌孢子會被鼻腔和鼻竇的黏液粘住,幾分鐘之內鼻腔和鼻竇的黏液纖毛傳輸系統就會將霉菌孢子移動至咽部,或吞下到胃中被胃酸殺死,或成為痰咳出,霉菌孢子沒有機會生長繁殖。但如果遇上空氣污染、吸煙以及鼻腔結構異常等情況,鼻竇竇口阻塞會破壞鼻腔的黏液纖毛傳輸系統,此時霉菌孢子無法被及時清除,反而在鼻竇中生長繁殖。如果濫用抗生素,會使得抗生素破壞了鼻腔和鼻竇益生菌群,給霉菌的繁殖創造有利條件。另外,像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霉菌也容易生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耳鼻喉科執行主任王建中說,霉菌性鼻竇炎最常見于免疫功能低下和患有慢性疾病者、長期用激素類藥物或抗生素者、患惡性腫瘤及艾滋感染者等。
閩南地區屬于南方濕熱氣候,有利于霉菌生長和繁殖,也是易患霉菌性鼻竇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經常性從事接觸土壤、花盆及家禽的工作人員接觸霉菌的機會較多,更要注意防護。
【防治】
霉菌感染較頑固
仍需以預防為主
楊海斌主任醫師介紹,霉菌性鼻竇炎又稱真菌性鼻竇炎,是霉菌在鼻竇中生長引起的。分為侵襲型和非侵襲型兩大類。侵襲型較少見,往往來勢兇猛,延誤診斷或處理不及時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王女士所患疾病就是此類。更多見的為非侵襲型的,多數是曲霉菌感染。該類型起病隱匿,癥狀輕微,但持續時間長,往往病人轉了好幾個科就診才發現。
楊海斌說,在發病早期時,多數患者因沒有出現典型癥狀容易忽視。王建中說,通過鼻竇CT片能清楚看到霉菌性鼻竇炎患者的鼻竇有高密度鈣化斑,患者表現為單側的鼻塞,流膿涕并伴有異味,甚至可能會出現臉頰部明顯隆起、眼球向前突出的癥狀。
楊海斌提醒,霉菌感染一般都比較頑固,治療麻煩,因此仍需預防為主。防止空氣污染,特殊崗位的工作者要戴口罩。另外,戒煙、控制糖尿病也是必要的預防措施。如果病情到一定程度,仍以鼻內鏡微創手術治療為主。
楊海斌建議,對于非侵襲型霉菌性鼻竇炎,可以擇期手術。對于侵襲型霉菌性鼻竇炎,一旦懷疑出現眶內和顱內并發癥,應盡早手術治療,否則可能導致失明或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