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0日訊(本網見習記者 夏菁)19日,以“技術?媒介?倫理:傳播思想史上的技術神話與倫理反思”為主題的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委員會2017年會暨第四屆中外新聞傳播思想史高峰論壇在廈門大學閉幕。 如果換一種視角來考量傳播思想史,技術神話的創制與破滅似乎是一條不可規避的線索:古登堡的機械活字印刷術,為人類打開了進入現代社會的大門;無遠弗屆的電子媒介將世界各地的人們日益連接成為一個村落,引領人們步入大眾傳播時代;社交網絡、新聞算法和機器智能更將全球帶入情緒多變而又罔顧事實的“后真相”時代。面對技術這一時代主題,思想史有沒有新的視角?社會因素與技術走向何以相互建構?怎樣在更為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之下理解當今媒介的變遷?這些問題亟需新聞傳播學者給出探索和答案。 本次論壇為期兩天,由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委員會主辦,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承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上海大學、深圳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廣州大學等全國三十六所高校的近百名學者出席了此次盛會。學者們就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在18日的開幕式上,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黃合水教授向與會嘉賓學者表示歡迎與感謝。“傳播思想史學會是中國新聞史學會最有影響的分會之一,人才云集,這些年成果卓著,形成了良好的學術交流風格和高度認同的學術共同體。”黃合水教授希望今后學會能繼續保持和推進與廈大新聞傳播學院的友誼和合作。 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委員會會長陳衛星教授在開幕上介紹了學會的發展情況,高度評價了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學科中的貢獻,并希望此次高峰論壇能給新聞傳播學界帶來更多更新的思想火花,為我國的新聞傳播思想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開幕式后,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黃星民教授、深圳大學吳予敏教授、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胡翼青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操瑞青講師分別以“中庸哲學方法論體系在新聞傳播學應用芻議”、“從零到壹:中國傳播思想史回顧與展望”、“20世紀以來中國傳播學科發展歷程回顧”、“有聞必錄:一個中國新聞口號的興衰”為題進行主旨演講。 18日下午,與會學者們在七個分會場就當今新聞傳播學科所關注的媒介技術、媒介理論、傳播思想、媒介融合、媒介倫理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專題研討。據了解,參與研討的六十四篇論文是論壇組委會從一百余篇投稿中選出,其中不僅有學識豐富的教授學者,還有來自各大高校的年輕研究生學子,代表了較高的學術水平。 |
相關閱讀:
- [ 12-23]廈門消防牽手廈大新聞傳播學院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 12-06]首屆海西青年傳播學者論壇在廈大新聞傳播學院舉行
- [ 12-09]福建省已有16所高校培養新聞傳播人才
- [ 01-27]廈大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黃合水:店招是城市的文化內涵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