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蔡櫻柳 通訊員劉云芳)最近冷空氣來襲,氣溫驟降,又到了心肌梗死(簡稱“心梗”)的高發季節。對此,心血管內科醫生表示,寒潮來臨時,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或危險因素的人要注意保暖,以免誘發危險因素。
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之所以將“心梗救治日”定在這一天,是希望公眾牢記心梗急救的兩個“120”: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
注意保暖預防心梗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葉濤表示,這一波寒潮,讓醫院收治、搶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較平日有所上升。“寒冷讓靠近體表、四肢的血管收縮,回到心臟的血液就多了。心臟工作負擔增加,血壓升高,發生心梗、卒中的風險都會升高。”
如果本來心血管就有硬化等情況,就更是“雪上加霜”。室內外溫度的變化,也容易造成血壓波動。血壓來回波動,會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和發展,這一點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
葉濤提醒,一旦發生心肌梗死,患者及家人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并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除此之外,一旦出現胸腔、頸部、下頜等部位疼痛或者是憋氣、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就應該立刻停止所有活動,靜坐或者平躺著休息。如果以前有冠心病病史或者心臟病病史,胸痛發作時,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秋冬季節轉換時,葉濤建議,寒潮來臨,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或危險因素的人要注意保暖,以免誘發心肌梗死、中風、心衰、血壓驟然升高等危險現象。更重要的是,平時要注意預防保健,戒煙限酒,健康飲食,適當運動,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
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
據介紹,及時將患者轉運到有資質開展心血管介入治療的醫院,盡快開通堵塞血管,恢復心肌供血,是降低急性心梗死亡率的關鍵,而開通血管的理想時間,則是發病后的120分鐘以內。但數據顯示,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發病起到醫院就診平均耗時長達13小時,而歐美國家的平均時間則低于2小時。
目前,我國每年有近70萬例心梗發生,但是僅有約3.5萬例獲得了及時規范的救治。也就是說,95%的心梗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這也造成了我國心梗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
記者從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了解到,每年廈門市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人數大約為1600人—2000人,其中有近千人在醫院外發病,因為沒有撥打120,無法得到及時救治,最終導致嚴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