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佘崢 圖/記者黃嶸(除署名外))上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廈門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當時,會議還在進行中,就有人在朋友圈發消息:廈門的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為廈門“長臉”了。
當天,來自國家有關部委,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住建系統,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的100多位負責人在廈門觀摩學習。廈門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的做法,給很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并被住建部評價為“值得全國學習和借鑒”。
圍觀
學生的做法驚艷八方來客
上周四的現場會,重頭戲是現場觀摩,五緣學村是其中一站。當天,廈門市教育局在五緣學村集中展示廈門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的好做法、好經驗,成功吸引了代表們的眼球。一些代表說:“比預計時間早到,比預計時間晚走”。原因是,廈門學校的一些獨特做法,出乎大家的意料。
譬如說,說到生活垃圾分類,很多代表原本認為,不就是看看四色垃圾桶嗎?
不料,當天迎接現場會代表的是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四臺鋼琴和一個演唱小組,他們為代表們演唱了老師為生活垃圾分類創作的歌曲《紅橙藍綠》。
歌曲通過朗朗上口的對話問答形式,講述了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及分類要求。舉著紅橙藍綠牌子的學生唱道:什么垃圾危險又有害?電池、藥品和燈泡。
在宣傳生活垃圾分類上,不僅有鋼琴,足球也派上了場。廈門二中是足球的傳統校,他們展示了如何在足球運動中順便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教育。譬如說,足球課上,四個球門代表四色垃圾桶,足球代表生活垃圾。當球代表紙張時,你必須把它踢到可回收垃圾球門,才能算得分。
當天,集美區馬鑾小學也來到五緣學村,展示他們的另類生活垃圾分類法。這所學校的學生認為:垃圾分類的最終目的是減少垃圾。因此,他們把到處丟棄的樹葉、果皮、剩菜剩飯變成人見人愛的環保酵素。有的可以噴,用于施肥;有的可以喝,可以幫助消化、降血脂。
這一“馬鑾牌”環保酵素驚艷全場,代表們感慨不已:孩子們的想法,總是比我們想象的多。
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說,我們要求學校開展的垃圾分類教育要緊貼學生特點,“形式要生動活潑而有趣”,為的是能在最短時間內,把生活垃圾分類的理念和做法覆蓋所有師生,而且還要讓他們印象深刻。
點贊
經驗值得全國學習和借鑒
有時候,會議材料會被當成雞肋。當天的觀摩會上,市教育局提供的介紹廈門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做法的材料,卻被代表們“哄搶”一空。
市教育局宣教處副調研員張宙說,我們原來以為這些材料又厚又重,不會有很多人感興趣,只投放三十多套。結果,這三十多套材料馬上被搶一空,現場又緊急調來上百套。結果,2000多斤的材料都被代表帶走了。
河北省邯鄲市城管局副局長程海斌一直提著一袋將近20斤的材料。他還興奮地對本報記者說:“這次廈門之行,真有料!”他說,這里面是廈門教育系統生活垃圾分類成果匯編叢書,都是非常好的樣本,要把這些“好料”帶回去好好研究。
遼寧省沈陽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關正君說:“一個孩子可以帶動一個家庭,學校的垃圾分類教育作用巨大。我們準備充分學習借鑒廈門教育系統的做法,在這個方面尋求突破。”
在上周四下午舉行的現場會上,住建部負責人特別指出,廈門市教育系統編寫生活垃圾分類教材,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建立家庭生活垃圾分類評價體系,推動家校社聯動,推行可復制、可推廣的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新模式等方面,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值得全國學習和借鑒。
解讀
廈門校園垃圾分類 經驗干貨 亮彩數據
廈門大中小幼兒園1164所,全日制在校學生79萬人,教師近5萬人。
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學校覆蓋率100%。
師生參與率100%。
大中小學生分類投放垃圾的準確率達85%。
經驗總結
工作機制
專款保障
協調例會
現場辦公
微信聯動
臺賬通報
責任督導
創建評比
課堂教學
一套教材(中小幼),讓學生從“零敲碎打式的學習”向“整體修習式的學習”轉變
一套教學設計(中小幼)
一套和學科融合教案(中小)融入中小學36個學科教學,滲透各學科考試內容,增強學生對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理解、掌握
課外活動
融入學校的“五節”: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和安全教育節
成立生活垃圾分類社團
舉辦生活垃圾分類夏令營
社會實踐
編寫一本校園文化案例
編寫一本社會實踐案例
家庭參與
向70多萬名家長發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
開展家庭生活垃圾分類評價活動
學生每日一記、每周拍攝一張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照片、每月編輯一個微視頻上傳到班級家長QQ群
社區拓展
學生家長參加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社團
制圖/張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