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美麗的風景中,總能蕩漾出誘人的美食香味。
每一桌飯菜都色香味俱全。
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 翔安記者站 林瑞聲 余慶東圖/許競雄)清風拂過波光瀲滟的懷遠湖,把岸邊紅磚古厝飄來的美食香味,不斷帶到小漁村的每一個角落。如今幾乎每天中午和傍晚時分,翔安區新店鎮澳頭社區總能看到操著不同口音的客人——他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不僅僅是為了眼前的鄉野風光,還有從那碗里蕩漾開來的無可抗拒的誘人氣息。
開飯啦!開飯啦!
從涼風習習的大海之濱,到郁郁蔥蔥的山林深處;從熙熙攘攘的鬧市區,到古色古香的農家小院,翔安的各類美食可以說無處不在。一些游客說得很直接:來翔安,就是要來解決“肚子問題”。
正如許多旅游業內人士所表述的那樣――再美的風景,都有看夠的那一刻,但“肚子問題”帶來的旅游效應,卻是永續的。當然,這些年牽引著紛至沓來的食客們的腳步的,還有翔安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如果要把翔安所有可口的飯菜都端上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要我們把腳步踏進翔安每一個美食香味飄來的地方,同樣是不可能的事。的確,這里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多得讓我們不知從哪里走起,也多得讓記者甚至不知從何寫起。
也許是基于這個原因,今天,我們特地截取其中四個鏡頭,讓您細細品味。
地點:厝邊小海鮮
每天清晨5時出門采購食材
昨天天蒙蒙亮,偎依著大海的翔安彭厝有些冷。“厝邊小海鮮”的老板阿作,披著厚厚的外套又出門了。他徑直向海邊走去,聽到魚販的叫賣聲,便加快了腳步。
自從今年開始經營這家飯店,阿作每天清晨5時起床采購“最新鮮的食材”,已經成了雷打不動的生活規律。他說,要把飯店做好,就必須從食物的品質入手――趕在第一時間把美食的原料“搶”回來,正是他的“基本戰術”。
中午時分,我們在“厝邊小海鮮”內,已經留意到了各式各樣的海鮮原料。“我們是按需采購的。”阿作說,他們店的海鮮,50%是從海邊采購來的,這就保證了他們海鮮的“原汁原味”。
交談間,一位被周邊人稱作“方老師”的廚師模樣的人笑盈盈地走了過來,不用猜,他就是“厝邊小海鮮”的總廚。他叫阿深,據稱,他之所以被稱作“老師”,是因為其在處理新鮮食材方面有特別高的造詣,曾多次作為主講老師,出入各大知名餐廳的講堂。
菜很快端上來了,魚、蝦、螃蟹等,鮮得誘人。阿深嘗了一口,滿意地笑了:“我們的菜,幾乎不用調味品,這才是美食真正的‘原生態’。”
海鮮特有的氣息中,一股淡淡的羊肉味從沸騰的鍋里飄了過來,自豪的神情同時出現在了阿作和阿深的臉上。“時下是冬季,我們在海鮮的基礎上,特意策劃了一款羊肉火鍋,很受顧客的歡迎。”說著,他們把一張寫著“魚”、“羊”兩個大字的菜單呈現到我們面前――合在一起,正是一個“鮮”字,這家海鮮店的經營理念,顯露無遺。
地點:翔和海鮮館
酒香不怕巷子深
這一兩年,由于直通大嶝島的翔安東路的通車,原先上島的必經之路蔡厝南路,一下子冷清了許多。可是就在一年零七個月前,陳明德和他的愛人卻把他們的海鮮店,開在了道路旁。
其實,早就有親友勸告他們:“這條路客流量不大,不怕今后飯店沒生意嗎?”事實最終證明了兩夫婦決定的正確性――近日的一個中午時分,記者來到他們經營的“翔和海鮮館”時,寬敞的大門外停滿了車輛,而店里的桌旁也坐滿了人。
陳明德戴著廚師帽,在廚房里忙前忙后。作為老板,他也是店里唯一的廚師。“不請其他的廚師,是因為不放心。”陳明德直言,“如果被不負責任的‘外人’砸了招牌,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時候,翔安一家醫院的六七名工作人員一同走了進來,陳明德熱情地上前招呼。他說,這些都是前來聚餐的熟客,有了第一回,就有了第二回,直至現在幾乎每隔幾天就要來一次。
其實,翔安的海鮮店不少,這些客人青睞這家有些“偏僻”的海鮮店的緣由在哪里?陳明德回答:“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冒著熱氣的海鮮,與色香味俱全的羊肚、豬頭肉、烤魚片等,同時端上桌子――還沒動筷,就讓人垂涎欲滴。陳明德說,很簡單,好吃,就是他們店的“酒香”,也是他們敢把店面開在偏僻處的“底牌”。
記者留意到,從菜品上看,陳明德向客人提供的,不僅僅是海鮮的范疇。14歲當上廚師、17歲進入烹飪學校學了兩年廚藝的他,之前在遙遠的安徽合肥摸爬滾打了十余年,后來在廈門島內從事餐飲工作。難怪有客人說,吃陳明德做的閩菜,融匯著“安徽風味”,特別帶勁。
現在,只要一有空,陳明德就會坐下來研發他的菜肴,在他看來,作為廚師,就必須有創新意識,才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那天,他像端詳工藝品一樣看著他做好的菜,又笑了。
地點:歐厝海鮮館
沒有特色就是最有特色
大海之濱的歐厝,總能聞到海水的味道,其實,現在剛剛走進村口,不少客人都會相視而笑:“那是‘歐厝海鮮館’的味道。”
“歐厝海鮮館”幾個大字,被寫在歐厝村入口最顯眼的地方,而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把這一海鮮館的招牌,當成歐厝的“地標”。從這里散發開去的海鮮香味,刺激著越來越多人的味蕾。
“歐厝海鮮館”就開在村里一處帶著濃郁閩南風情的老房子里,店老板王建東當天像招呼親戚朋友一樣招呼前來就餐的客人:“這些都是熟客,隔三岔五就要見面。”
牽引著熟客見面的,無疑是海鮮館門廳內琳瑯滿目的海鮮。在向我們介紹時,王建東指著“外行人”難以記下名字的海鮮,如數家珍。“雖然我們這里的海鮮多達數百種,但是沒有‘特色菜’。”他說,沒有特色,就是最有特色,因為店里不僅食材豐富,而且每一種海鮮都有不同的做法,能吻合不同客人的不同口味。
冒著熱氣的魚肉粥如同藝術品一般被擺在桌面上,淡淡的鮮味撲鼻而來。而尋常飯店都有的翔安海蠣炸,也被制作得惟妙惟肖。王建東說,把傳統菜做出不同樣式,在普通食材上發掘新口味,就是他們的“制勝之道”。
地點:大嶝金門灣酒店
打造翔安的美食地標
坐在大嶝金門灣酒店餐廳明亮的落地窗前,一眼就能看見不遠處被碧波環繞的金門島。輕柔的音樂在耳畔響起,美食的香味縈繞在身旁。
與翔安其他許多開在鄉間的飯店不同,一走進這里,人們瞬間就感受到了一種“高大上”的氛圍。擁有“中國烹飪大師”頭銜的酒店行政總廚洪志雄端著他精心制作的菜,邁著輕盈的腳步走來,就像走在一個富麗堂皇的美食殿堂里。
“最草根的翔安美食,可以在大排檔里,更可以在高檔的大酒店內。”洪志雄說,金門灣酒店在創立之初,就鎖定了一條成長軌跡――把這里打造成翔安乃至廈門的一個美食地標。
一邊是星羅棋布的“土飯店”,一邊是環境優雅的星級酒店,客人們的腳步,會邁向哪一邊?這個問題,洪志雄并不是沒有思索過。他敏銳地注意到一點:過去人們吃飯,主要是以吃飽吃好為目的,而現在很大一部分人群,卻把美食與“養生”結合在一起。
洪志雄做的菜,特別精致,菜肴里的每一個細節,似乎都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中。無論是海參、清蒸魚,還是海蠣煎、脆皮蝦,甚至是杯里的胡蘿卜汁,都蘊含著這位知名主廚的匠心。他說,他們的努力,是要讓客人吃得有“藝術感”,吃出“獲得感”。
由于眾多食客的到來,當天中午酒店餐廳內顯得格外熱鬧。在上千種各色菜肴中,不少人還是選擇了姜母鴨、封肉等翔安當地的家常菜,洪志雄說,把特色美食做得“高大上”,折射的正是餐廳的發展定位。記者特別留意了一桌客人的菜單:5個人消費480元,人均不到百元。
菜肴不斷升騰的熱氣中,人們愜意的笑臉清晰可見。從這里同樣可以看到的,也是這家星級酒店用服務和品質走出的一條差異化競爭之路。其實,對于現代吃貨而言,“吃得好、吃出健康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