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畫說法”一張農民畫講述一個普法小故事 “引導取證出現場,打擊毀林護生態”、“法網恢恢罪難逃,千里拘捕有檢警”、“挑燈夜深研案情,快懲犯罪保公平”……4日,廈門翔安法治文化廣場人潮涌動,不少群眾被現場發放的一份精美的郵品所吸引。這份郵品內含8張明信片和2張紀念封,每一張明信片和紀念封上的畫作,分別“講述”了一個個真實的、由翔安檢察院查辦的職務犯罪的案件及幕后的故事。 比如說,“引導取證出現場,打擊毀林護生態”這張畫作,講述的是2011年翔安區檢察院從廈門晚報一條報道中獲悉,在翔安沙美小學附近有一個機磚廠,該機磚廠違章建設、破壞植被、手續不全,在制磚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已嚴重影響該校學生及周邊村民的正常生活。 按照這條線索,翔安區檢察院檢察官“順藤摸瓜”后發現,該區農林水、森林公安等部門多名干部,因接受吃請說情和財物,利用職位之便,隨意更改非法占用57畝多林地開辦機磚廠的事實,出具虛假鑒定材料。最終,以非法占用林地18畝對機磚廠相關負責人予以行政處罰,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辦案檢察官說,這些干部濫用職權,最終導致自己鋃鐺入獄。 “非遺”畫家 打造法治文化品牌 記者了解到,這套明信片和紀念封上的畫作,都是由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民畫代表性傳承人――陳珠庭花費一個多月時間所繪制。 陳珠庭告訴記者,當他得知有這樣一個“特殊任務”后,既興奮又緊張:用農民畫的形式,將普法融入畫作中,打造獨具特色的“以畫說法”的法治文化品牌,進行普法宣傳,這對他而言,是一次具有吸引力的挑戰。 接到“任務”后,陳珠庭馬不停蹄地進行創作,歷時一個多月,這套畫作新鮮出爐。“有時候靈感一來,畫筆便停不下來,經常畫到凌晨雞叫,還舍不得去休息。”陳珠庭說,一張畫作從構思到完稿,他一般要四五天才能完成。 此次創作對陳珠庭最大的挑戰,還在于用農民畫還原現場。陳珠庭說,在創作檢察官入社區普法這一幅畫作時,所參考的照片畫面內容只有兩三人,他并不是根據照片依葫蘆畫瓢畫出來,而是根據自己平時的創作經驗,在畫面中增加勞作的村民、農村的風景等,在突出普法這一主題內容時,又增加了畫作的觀賞性。 在這8幅農民畫中,每幅畫中檢察官的神情都不一樣。有抓捕逃犯時的英勇,有研判案情時的嚴肅,有宣法普法時的柔情……創作者把畫作所要表達的內容,與自己日常對檢察官的理解,融入畫筆中,最終形成了一套既具有普法宣傳效果,又具有欣賞價值的精美畫作。 |
相關閱讀:
- [ 12-06]國際志愿者日:翔安區志愿者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活動
- [ 12-04]翔安區舉行“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宣傳活動
- [ 12-04]翔安區表彰一批交通安全優秀工作者和志愿者
- [ 12-01]翔安區舉辦“政協講堂” 積極謀劃地鐵時代翔安產業發展
- [ 11-28]翔安區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