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忙著采摘野菊花。
-種植戶用大鍋在土灶上蒸,再把菊花拿到太陽底下晾曬。
開欄的話
廈門晚報訊( 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汪曉鳳圖/陳立新)與北國的冬天相比,廈門的冬天是溫情而又愜意的。路旁的大樹,葉子依舊墨綠;公園街頭,各色花兒依舊盛放;戶外隨處活躍著人們忙碌的身影。即日起,本報推出《冬天的故事》專欄,為您呈現依舊多姿多彩的冬日廈門以及在這個城市里上演的溫馨故事。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詩中描繪的田園風光最近在廈門也能尋覓到。這些天,翔安內厝鎮鋤山村迎來了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之一。100多畝野菊花集中綻放,仿佛白色的地毯鋪在半山腰上,讓整個鋤山彌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菊花香。
野菊花雖美,但是花期很短,再過十幾天可能就要結束了。村民們正在忙著采收菊花,所以,想要賞花的游客可要抓緊時間了。
【風光美】
漫山遍野綻放著菊花 如白色地毯鋪在山間
這幾天,天氣轉涼,但是陽光明媚,這種天氣正是鋤山野菊花盛開的最好時節。在鋤山野菊花種植戶宋文橋的地里,記者看到,漫山的野菊花仿佛一張白地毯,鋪在綿延起伏的半山腰上。盛開的白色野菊花一團團一簇簇,在陽光下傲然挺立,花叢中蜂飛蝶舞,十分美麗。
對于眼前的美景,鋤山的農民卻無暇欣賞,因為他們正忙碌地與時間賽跑――要采收野菊花。他們熟練地將盛開的花蕾摘下,放在身旁的臉盆里。每采半袋,宋文橋就拿著秤來過秤,然后倒進一個的大麻袋里,再用筆紙記錄,一天下來,工人的酬勞就記得清清楚楚。
記者了解到,這些農民都是鋤山的村民,被臨時雇來采摘菊花,酬勞是每斤3.5元。手腳麻利的,一天可采50多斤;手腳慢一點的,也能采上一二十斤。
【采摘忙】
凌晨3點就得出門 一直采到日落時分
不過,這筆錢并不是那么好賺。村民宋大姐說,為了多賺點錢,有的人凌晨3點多就出工,他們身上裹得嚴嚴實實的,頭戴礦燈,帶著小板凳、麻袋、臉盆,從村莊出發,沿著崎嶇的山路走十幾分鐘。
到了菊花地里,她們借著頭上的礦燈照明,頂著凜冽的寒風,開始采摘,一直干到傍晚五六點才收工。早午飯都是在地里吃,吃的是簡單的稀飯或糕餅。一天下來,不僅腰酸背痛,有時候頭還會被冷風吹得暈乎乎的,裸露的雙手也會麻掉。
在記者采訪期間,菊花地里迎來了一些游客,她們好奇地下到田間幫忙采摘。但是,沒采多久她們就放棄了,因為腰彎一會兒就酸了。
“菊花的采摘季節最多只有一個月,遇到天氣好的時候,就得趕緊采摘。”宋文橋說,喜歡低溫晴朗天氣的野菊花一年只有一季,一般在11月底開放,花期只有20天左右。村民要以5天為一個周期,快速采收,采個四五遍就結束了。
【前景好】
鄉村旅游很火熱 帶動野菊花種植
宋文橋的主業是養殖土雞土鴨,今年是第一次種植野菊花。他說,這兩年鋤山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特別是前幾個月山上種植的數百畝向日葵盛開后,吸引了成千上萬名游客上山賞花。
“野菊花開了,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經濟收入,還能帶來游客,帶動村里的發展。”宋文橋說,鋤山很適合野菊花生長,只要有塊小荒地就能夠生長,特別是村里已經有20多年的野菊花種植經驗,要廣泛種植野菊花并不難。
據介紹,野菊花沒有種子,一年只能種一季。野菊花的季節過后,村民將母株大部分除掉,只留下根部上面一小段,等到清明過后,會冒出10厘米左右的苗。那個時候,他們再把苗剪下,拿去種植。“只要留住一畝的根,就可以繁殖12畝左右的野菊花。”宋文橋說,從植苗、培土、除草,到采摘和晾曬菊花,都需要投入不少人力。
最近這些天,他都要把采摘下來的菊花帶回家,采用鋤山古老的晾曬技法,先用大鍋在土灶上蒸,再把菊花拿到太陽底下晾曬,最終制成大家喜歡泡飲的干菊花。
【售價升】
今年或漲至每斤150元 菊花季后將種植油菜花
據鋤山村黨支部書記宋階級介紹,今年鋤山的野菊花種植面積有100多畝,為近幾年最多。去年“莫蘭蒂”臺風時,鋤山野菊花受損嚴重,今年村民重新廣泛種植。好在今年老天爺很“賞臉”,天氣很適合菊花生長,所以今年野菊花的長勢很好。
他預計,今年鋤山野菊花的售價可能會比去年的每斤110元高一些,或能賣到每斤150元。據稱,在去年“莫蘭蒂”臺風的影響下,鋤山野菊花大面積死亡,即使幸存下來的,品相也很差,所以價格并不高。
宋階級告訴記者,內厝鎮黨委政府希望鋤山利用山美、水好、空氣好的自然生態條件,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文創農業、觀光農業。因此,在向日葵花海成功推出后,花海主題將貫穿鋤山的一年四季。據透露,野菊花季節過后,鋤山將廣泛種植油菜花,讓漫山的油菜花海再次打響“悠然鋤山”的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到鋤山旅游,從而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