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1 落實河長制,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民富”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小流域綜合整治等水污染防治工作。水污染防治目標任務被分解到各區,并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范圍。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廈門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考評問責制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朝縱深推進。全面落實河長制,是我市小流域綜合治理得以一路攻堅克難,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的“制勝法寶”。 根據河長制的要求,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市級總河長,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副總河長,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河段長”,水利、環保、農業、市政園林和建設等部門共同參與,甚至各個相關的村居也有河道專管員。這個制度最大限度整合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力量,消除了原本“多頭治水”的弊端,治水網絡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有部門、有專人負責,更有嚴格的考核制度。在推行河長制的過程中,廈門市因地制宜實施“一河一策”“一段一策”,有針對性地確定治水方案,更樹立了上下游共同治理、標本兼治的聯動機制。 如今,廈門市九條溪流已建立起長效管理養護機制,全長465公里的河道都有全覆蓋的保潔養護。與此同時,廈門市還組織對河道兩側50米以內的“三亂”現象開展專項整治,在3個月時間內,查處亂占亂建違法行為173起,拆除總面積22.74萬平方米,查處違法采砂洗砂行為135起以及亂倒渣土、亂排放行為47起。 通過各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島外溪流總體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過去那種河岸垃圾成堆、水面漂浮物多、水浮蓮瘋長的現象已經看不到了。河長制推行前,島外九條溪流多個斷面的水質為劣V類,現在不少河段的水質已經達到地表水V類水質標準,而且還在持續向好。各大溪流水面整潔、河道通暢,城鄉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亮點2 倡導綠色發展,推進污染防治 為水環境安全筑起堅實的屏障 要讓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得以保持長效,要確保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最終勝利,倡導綠色發展,針對農業、農村、生活和工業污染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今年4月廈門市全面完成生豬退養,各區立即建立起打擊生豬退養返潮的聯動機制,通過舉報獎勵、巡訪排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及時發現返潮問題,第一時間展開聯合執法。完成退養以來,各區共發現生豬養殖回潮240戶、生豬34227頭,已全部清退完畢。而我市擬保留的63家規模化生豬養殖場,也已全部完成升級改造。與此同時,我市還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減少農藥使用量,今年共設立了11個綠色防控示范點,面積達1765畝,切實引導農林業向綠色生態化發展。 工業污染防治則聚焦造紙、印染、制革、制藥等重點行業,目前這些行業中應實施清潔化技術改造的7家企業,已全部完成改造;應完成水污染治理的重點企業10家,也已全部完成治理。此外,廈門市還有228家企業完成了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20家列入國省控重點污染源的廢水企業中,18家已安裝在線設備,仍未安裝的2家已按規定向省環保廳申請免裝。入海排污口的審批與排查同樣抓得很嚴,海洋、環保等部門聯合加強海陸聯動執法,共同開展自然保護區內的巡查以及涉海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海洋污染信訪調查處理、陸域污染源排查等工作,切實保護和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 不僅如此,水源地保護也是關鍵。廈門市已全面完成全市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全面落實監測監控,并實行生態補償資金發放與水質保護有效掛鉤。2016年同安汀溪水庫水源保護區市級生態補償資金已全部到位,同時按期足額上繳九龍江流域生態補償金。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保障了飲用水安全,今年我市水源水質持續保持100%達標。
|
相關閱讀:
- [ 03-31]廈門飲用水每月監測公布 水污染防治計劃實施
- [ 12-01]枋鐘路上埭遼水庫漂浮死魚 疑是臟水污染水質(圖)
- [ 07-01]U泉:水污染成常態,誰來捍衛市民飲水健康?
- [ 06-11]閩出臺水污染防治計劃 廈門后年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 [ 04-28]沁園RO Plus大容量凈飲機首發 全民再戰水污染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